
一、性能参数:赛道级表现的 “电动猛兽”
- 动力系统
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双 V8s 后驱电机 + V6s 前驱电机),综合最大功率达 1548 马力,峰值扭矩 1770 牛・米,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最高时速突破 350km/h。这一数据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2.8 秒)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成为全球加速最快的量产四门车。
- 赛道基因
- 空气动力学:车身采用碳纤维运动套件,包括固定式大尾翼、扩散器和 U 型风刀,整车下压力达 2145kg,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
- 底盘调校:配备纽北赛道专用悬架系统,采用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和高性能阻尼可变减振器,支持赛道模式下的极端操控需求。
- 制动系统:前六后四活塞 Akebono 碳陶瓷刹车盘,10 次连续 180km/h 急刹无明显衰减,100-0km/h 制动距离仅 30.5 米。
- 电池与续航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专用电池包,容量 93.7kWh,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补能 80%),CLTC 续航 630km。针对赛道场景,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和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可连续完成 2 圈纽北赛道无过热。
二、设计与科技:豪华与智能的融合
- 外观设计
- 碳纤维应用:全车 5.5 平方米碳纤维覆盖件(车顶、侧裙、尾翼等),减重超 599kg,整备质量仅 1900kg。
- 颜色与标识:提供闪电黄、鹦鹉绿等 5 种配色,尾部 “Ultra” 标识黑化处理,搭配 21 英寸黑色轮辋和倍耐力 P ZERO 轮胎。
- 内饰配置
- 运动氛围:黄黑双拼 Alcantara 座椅、碳纤维方向盘、翻毛皮顶棚,标配 25 扬声器音响和 50W 无线充电。
- 智能座舱:16.1 英寸中控屏 + 7.1 英寸液晶仪表,搭载小米澎湃 OS,支持语音连续识别、iPad 上车和端到端加密通信。
- 智能驾驶
出厂标配Xiaomi Pilot Pro系统,配备激光雷达、12 颗摄像头和 5 颗毫米波雷达,算力 508TOPS,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和代客泊车。赛道模式需通过线上安全培训并定位专业赛道方可解锁。
三、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定价颠覆
标准版指导价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较预售价直降 28.5 万元,成为首款将 “百万级性能” 下探至 50 万区间的电动跑车。对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0 万 +)和极氪 001 FR(70 万 +),性价比优势显著。
- 用户群体
80% 订单来自 BBA(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增换购用户,30-35 岁男性为主,女性占比 20%。用户画像显示,超 60% 车主为科技爱好者或赛道玩家。
- 市场表现
- 订单火爆:上市 2 小时大定破 1 万台,3 月交付量达 1.9 万台,提前完成年销 1 万台目标。
- 二手溢价:因产能不足,二手车市场出现订单转让,溢价 2-9 万元,日租金达 5000 元,与法拉利 SF90 持平。
四、技术突破与供应链整合
- 核心技术自研
- V8s 电机:转速 27200rpm,采用 960MPa 硅钢片,功率密度提升 30%,获小米内部 1000 万元技术大奖。
- 固态电池预研:2023 年公布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突破 1000Wh/L,未来或应用于下一代车型。
- 供应链降本
- 碳纤维成本:与沃特股份合作,将碳纤维材料成本从数千元 / 公斤降至 100 元 / 公斤,全车碳纤维部件免费标配。
- 电池采购:宁德时代定制电池包,放电功率 1330kW,电芯内阻 0.25mΩ,成本较保时捷同类产品低 50%。
五、用户反馈与行业影响
- 车主评价
- 性能赞誉:赛道模式下推背感强烈,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 2 分 09 秒 944,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日常痛点:悬挂偏硬(赛道调校)、续航焦虑(高性能模式下实际续航约 400km)、车宽 2 米导致老小区停车困难。
- 行业冲击
- 价格锚定效应:迫使特斯拉 Model S Plaid 降价、智己 L6 下探至 18.99 万元,传统豪华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
- 技术平权:自研三电系统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推动行业从 “品牌溢价” 转向 “技术价值” 竞争。
六、未来展望
- 产品规划:小米计划 2025 年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纪录,并推出 “竞速套装”(半热熔轮胎、绞牙避震等)。
- 国际化布局:3 月登陆欧洲市场,计划 2026 年进入北美,与特斯拉、保时捷正面竞争。
- 技术迭代:固态电池、800V 高压平台持续升级,目标 2030 年实现续航 1000km+。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以 “性能怪兽” 之姿重新定义电动跑车,其 1.98 秒破百、52.99 万元起售价和赛道级配置,不仅颠覆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定价逻辑,更推动中国电动车技术迈向全球领先地位。尽管存在舒适性妥协和产能瓶颈,但其市场热度和技术突破已为小米在高端市场奠定基础,未来或将引领行业进入 “平民超跑” 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