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国产率多少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22:34:50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国产化率在其首款车型小米 SU7 上已达到72%。这一数据来自第三方媒体报道,具体指向小米 SU7 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包括宁德时代的麒麟 5C 电池、汇川技术的电控系统以及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均实现国产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可能基于零部件数量或价值占比计算,具体标准未明确披露。
从供应链布局来看,小米汽车在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已形成深度本土化合作。例如,小米 SU7 的电池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弗迪供应,其中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支持 800V 高压快充技术,而比亚迪弗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则覆盖入门版车型。电机方面,小米与汇川技术联合研发的 V6 系列电机转速达 21000rpm,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更高性能的 V8s 电机(27000rpm)则由小米自主研发生产。智能驾驶系统方面,小米 SU7 搭载的 Xiaomi Pilot Max 系统整合了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和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其中芯片国产化率已提升至 63%。
此外,小米汽车的供应链呈现区域化集群特征。例如,常州的森萨塔科技为其提供空气悬架压力传感器等部件,武汉江夏区则布局了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浙江地区的万安科技、拓普集团等企业也深度参与底盘系统开发。这种 “自研 + 生态链” 模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通过联合研发推动了技术升级,例如小米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成本降低了 12%。
需要指出的是,国产化率是一个动态指标。随着小米汽车产能扩张(2025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和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加速,其国产化率可能进一步提升。例如,北京时代电池基地投产后,小米将实现动力电池的本地化生产。同时,小米在芯片、智能驾驶等领域的自研投入(如 2024 年研发投入达 238 亿元)也将增强其技术自主性。
不过,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例如,小米 SU7 的智能座舱芯片(高通骁龙 8295)和部分电子元件可能来自国外供应商,而碳化硅模块等高端材料也需要从海外采购。此外,国产化率的计算标准(如按零部件数量、价值或技术来源)可能影响数据解读,目前尚无官方明确说明。
综合来看,小米汽车的国产化率已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其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技术自研投入为后续提升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产能释放和技术攻坚(如固态电池研发),小米汽车的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智能驾驶、芯片等领域的突破也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