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优势:五年后仍能打的配置
- 性能持久
搭载的骁龙 865 处理器在 2025 年仍能流畅运行日常应用,如社交媒体、视频播放等。用户实测显示,其性能足以应对轻度游戏(如《王者荣耀》中高画质),但在运行《原神》等大型游戏时会出现明显发热和帧率波动。
对比同期机型:与 iPhone 11 的 A13 芯片相比,小米 10 的多核性能略弱,但 GPU 性能更强,游戏表现更稳定;而三星 S20 的骁龙 865 机型在长期使用后,系统流畅度可能因 One UI 的臃肿而下降。
- 屏幕与音效
6.67 英寸 AMOLED 曲面屏支持 90Hz 刷新率和 180Hz 触控采样率,在 2025 年仍属于主流水平。尽管部分用户反馈屏幕存在老化现象(如灰阶绿、低亮度下显示模糊),但其色彩表现和触控响应仍优于同价位二手机型。
对称式双扬声器的音质表现突出,尤其在视频播放和游戏场景中,立体感强于 iPhone 11 和三星 S20。
- 拍照与功能
1 亿像素主摄在光线充足时仍能拍出细节丰富的照片,但超广角和微距镜头的实用性较低。用户普遍认为,其相机功能已落后于 2025 年的旗舰机型,但扫码和日常记录仍足够。
其他功能如红外遥控、NFC、线性马达等,在五年后依然实用,尤其是红外遥控在智能家居场景中优势明显。
二、主要短板:时间带来的硬伤
- 电池与续航
原装电池容量从 4780mAh 衰减至约 3800mAh(使用五年后),日常使用需一天两充。30W 有线快充速度在 2025 年显得较慢,充满电需 70 分钟以上。
对比建议:若作为备用机,可更换第三方电池(费用约 100-200 元),续航可恢复至 4-6 小时连续使用。
- 系统更新与流畅度
2025 年 4 月推送的 HyperOS 2.2 支持小米 10,但部分功能被阉割(如 Game Turbo 6.1),且更新包体积庞大(约 5.9GB),可能导致系统卡顿。用户反馈升级后动画流畅度提升,但后台多任务处理能力下降。
对比同期机型:iPhone 11 的 iOS 17 仍能保持流畅,而三星 S20 的 One UI 6.0 更新后,续航和性能优化不如小米。
- 硬件老化问题
屏幕老化(如烧屏、坏点)、中框磨损、后置摄像头玻璃划痕等问题较为普遍。部分用户反映,长期使用后手机重量(208g)和厚度(8.96mm)带来的握持不适感加剧。
三、市场定位与性价比
- 二手市场表现
2025 年二手小米 10 价格约 400-600 元(8+128GB 版本),性价比突出。其性能和功能在同价位机型中仍具竞争力,尤其适合作为备用机或学生机。
替代方案:同价位可考虑 Redmi Note 13 Pro(新机约 1000 元),性能更强且支持更快充电,但屏幕和音质稍逊。
- 与同期旗舰对比
- iPhone 11:系统流畅度和生态优势明显,适合对稳定性要求高的用户,但硬件性能和续航较弱。
- 三星 S20:屏幕素质和拍照算法更优,但 One UI 系统臃肿,长期使用易卡顿。
- 小米 10:均衡配置,性价比最高,适合对硬件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
四、用户口碑总结
- 好评点:性能持久、屏幕音效优秀、功能全面、性价比高。
- 差评点:电池衰减严重、系统更新功能阉割、硬件老化问题明显。
- 典型评价:
- “作为备用机,小米 10 的骁龙 865 和 12GB 内存依然够用,就是电池得一天两充。”
- “升级 HyperOS 后流畅度提升,但相机算法明显落后,扫码都得等半秒。”
- “五年前的旗舰机,现在当备用机还能再战两年,小米的质量确实不错。”
五、购买建议
- 推荐场景:预算有限、需要备用机、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
- 避坑提示:
- 优先选择更换过电池的二手机型,避免续航焦虑。
- 检查屏幕老化情况,尤其是低亮度下的显示效果。
- 确认系统版本是否为 HyperOS 2.2,避免功能缺失。
- 替代机型:若预算充足,可考虑小米 13(二手约 1500 元)或 Redmi K70(新机约 2000 元),性能和续航均有显著提升。
总结
小米 10 在 2025 年的口碑呈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的特点。其硬件配置和性价比仍具吸引力,但电池衰减、系统更新限制和硬件老化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追求极致性能或长期使用的用户,换机是更明智的选择;而对于预算有限或需要备用机的用户,小米 10 仍是一个实用且经济的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