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小米汽车相关的股票,需综合考虑其供应链、代工合作方、行业政策及市场表现等多维度因素。以下是具体分析及相关标的推荐:
一、直接关联标的:小米集团(01810.HK)
小米集团是小米汽车的母公司,直接受益于汽车业务的发展。2024 年财报显示,小米全年营收 3659 亿元,同比增长 35%,经调整净利润 272 亿元,同比增长 41.3%,股价全年上涨超 60%,市值突破 1.4 万亿港元。2025 年一季度,小米汽车 SU7 交付量达 6.9 万辆,位居新势力车企第四,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若小米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将直接拉动集团业绩。不过,需注意汽车业务短期仍处于投入期,2024 年净亏损率约为 - 20%,可能对整体利润造成一定压力。
二、核心供应链标的
1. 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为小米 SU7 Max 提供三元锂电池。2024 年宁德时代净利润 507 亿元,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33%,德国工厂已实现盈利,欧洲市场份额提升至 43%。其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其在小米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 比亚迪(002594.SZ):通过子公司襄阳弗迪为小米 SU7 标准版供应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全面,2024 年销量突破 300 万辆,与小米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其电池业务优势。
2. 汽车电子与智能驾驶
- 汇川技术(300124.SZ):小米汽车 SU7 Max 的发动机供应商,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长超 50%,在电机电控领域技术领先。
- 禾赛科技(HSAI.US):为小米汽车提供激光雷达,其 AT128 型号产品已量产,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68%,在智能驾驶传感器市场份额居前。
- 经纬恒润(688326.SH):提供智能座舱和车联网解决方案,与小米合作开发 HUD、液晶仪表等产品,2024 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超 70%。
3. 零部件与结构件
- 模塑科技(000700.SZ):小米汽车保险杠、防擦条等塑化装饰件的核心供应商,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61.18 亿元,业务占比达 84.78%,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 12.89)。
- 祥鑫科技(002965.SZ):为小米汽车提供车身结构件和电池箱体,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长 120%,客户涵盖宁德时代、广汽埃安等。
- 森萨塔科技(常州):生产空气悬架压力传感器、热管理温度传感器等,应用于小米 SU7 车型,2024 年传感器业务收入增长 35%。
4. 代工与生产
- 北汽蓝谷(600733.SH):通过子公司北汽越野车为小米汽车代工生产,2024 年代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25%,但需关注其自身品牌销量低迷的风险。
三、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持续利好,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以旧换新补贴、充电设施建设等政策,预计全年销量达 1600 万辆,渗透率超 50%。此外,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如 L3 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和价格战加剧(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降价)将重塑行业格局,小米汽车需在竞争中突围。
四、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严重,价格战可能压缩供应链企业利润。例如,2024 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降至 4.4%,部分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压力。
- 技术迭代: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现有供应商被替代。
- 政策波动:补贴退坡、国际贸易摩擦(如欧盟反补贴调查)可能影响出口和供应链稳定性。
五、投资策略建议
- 长期布局:关注小米集团(01810.HK)、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增长和技术壁垒。
- 细分领域:优先选择与小米汽车合作深度高、估值合理的供应商,如模塑科技(000700.SZ)、祥鑫科技(002965.SZ)。
- 风险控制: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关注季度财报和销量数据,及时调整持仓。
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通过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指标综合决策,或咨询专业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