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停车位的智能管理与使用上,通过硬件配置、软件算法和生态整合实现了多维度的创新,以下是基于最新技术和功能的详细解析:
一、智能泊车系统的核心能力
- 全场景自动泊车覆盖
小米 SU7 的智能泊车系统支持侧方位、垂直车位、极窄车位(单侧仅 5cm 余量)及机械库位等200 余种车位类型,成功率超过 95%。通过 11 颗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的融合感知,车辆可实时构建环境模型,在地下车库等复杂场景中精准识别障碍物,例如机械库位门口的工字钢立柱,并通过变焦 BEV 技术提前预警。2025 年 2 月推送的「车位到车位」先锋版功能更实现了从车位启动到目的地的全流程智能驾驶,包括自动过闸机、ETC 环岛通行及窄路绕行,全程无需人工接管。
- 机械库位专项优化
针对立体停车场的 2.05 米超窄库位,小米通过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将感知与决策模块整合,动态调整泊车路径,实现最小单侧 5cm 的精准泊入。实测数据显示,车辆在库位外与轮毂间保持 3 厘米安全预警距离,库位内误差控制在 1 厘米以内,有效降低刮蹭风险。该功能已通过 OTA 向全系车型推送,并在 20000 余次实地测试中验证稳定性。
- 远程操控与灵活应对
遥控泊车功能支持手机蓝牙连接(距离需小于 8 米),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远程控制车辆泊入 / 驶出,尤其适合狭窄车位或复杂环境。若遇到障碍物占道,系统会自动规划替代车位,例如在地下车库中识别空闲车位并调整路线,无需用户干预。
二、停车生态的整合与创新
- 充电车位的智能适配
小米 SU7 支持 7kW/11kW 交流慢充及 800V 超充,通过小米充电地图接入115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覆盖全国 365 个城市。系统基于功率、价格、忙闲率等 13 项指标筛选优质场站,优先推荐高功率超充站,并通过「在途电池加热」功能优化低温充电效率 —— 车辆在导航至充电站时自动预热电池至最佳温度区间,充电速度提升 30%。部分合作充电站支持即插即充与智能地锁控制,用户插枪后 30 秒内自动启动充电,离场时费用通过小米支付无感扣除。
- 停车场景的支付与管理
尽管尚未实现全场景自动支付,但小米已通过专利布局探索「摄像头扫码支付停车费」技术,未来可能通过 OTA 升级实现车辆自主识别停车场二维码并完成结算。目前,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查询合作停车场的实时车位状态,并在部分场站享受充电减免停车费的权益。
- 车位记忆与寻车辅助
车辆每次停稳后,系统自动拍摄停车位多视角照片(含环境特征),并通过 AI 模糊化处理隐私信息。用户可在 APP「车辆位置」中查看这些照片,结合 GPS 定位快速找到车辆,尤其适合大型商场或多层车库。
三、用户场景化解决方案
- 高密度商业区与老旧小区
在车位紧张的商业区,小米 SU7 的自动泊车系统通过全景影像实时监控周围车辆,快速完成狭窄车位泊入,平均耗时较人工操作减少 40%。在老旧小区,系统可识别断头路并规划倒车入库路径,例如通过智能算法调整车辆角度,在有限空间内完成精准停放。
- 极端环境与故障应对
针对暴雨、积雪等恶劣天气,系统通过传感器融合技术增强环境感知,例如在能见度不足时切换至毫米波雷达主导模式,确保泊车安全。若遇到系统故障(如 2024 年 11 月的自动泊车 BUG),小米提供「四重制动冗余」保障:除传统液压制动外,可通过长按 P 档、动能回收及 DPB 与 ESP 备份系统实现紧急制动。
- 多车家庭与共享经济
家庭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分配亲情账号权限,例如允许老人「插枪即充」,限制儿童仅能定时充电,同时通过全量数据统计功能实现充电费用精细化管理。部分第三方充电桩(如星云桩)支持闲时共享,车主可自定义开放时段与电价,将闲置充电资源变现。
四、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 智能底盘与泊车革新
2025 年预研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将实现「太空步」泊车 —— 通过独立控制四个车轮转速与转向,车辆可横向平移进入超窄车位,彻底突破传统转向半径限制。全主动悬架系统(140mm 升降行程)则可根据车位高度自动调整车身姿态,适配不同类型的立体车库。
- V2X 与停车场协同
小米正探索与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直连,未来可能实现「云端车位预约」:用户在出发前通过 APP 锁定目标车位,车辆抵达后自动引导至该车位并完成充电 / 支付流程。同时,基于车路协同的绿波通行技术,可优化从停车场出口到主路的通行效率,减少排队时间。
- 数据驱动的体验优化
通过用户泊车数据的匿名化分析,小米持续迭代算法模型。例如,针对地下车库信号弱的场景,已优化蓝牙直连稳定性,并开发离线地图缓存功能,确保遥控泊车在无网络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
五、用户操作建议
- 自动泊车激活流程
- 车速低于 15km/h 时,点击中控屏智驾卡片进入泊车界面;
- 手动驾驶至目标车位附近,踩刹车后选择车位;
- 点击「开始泊入」并松开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泊车;
- 遥控泊车需提前在 APP 中绑定蓝牙钥匙,并保持手机与车辆距离<8 米。
- 充电车位使用技巧
- 在小米充电地图中筛选「即插即充」场站,插枪后自动启动充电;
- 开启「谷电预约」功能(如 22:00-8:00),利用低价时段充电,降低电费成本;
- 若遇到充电车位被占用,可通过 APP 远程控制地锁降下,并联系停车场管理方协调。
- 故障应急处理
- 自动泊车过程中若系统异常,可通过 APP 紧急停止或直接接管车辆;
- 若发生碰撞,立即拍照记录现场并联系小米售后(400-182-6888),官方提供免费维修及出行补贴。
六、区域化服务支持
马鞍山等新拓城市的用户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升体验:
- 线下服务网络
截至 2025 年 4 月,马鞍山已开设小米汽车授权服务中心,提供充电桩安装、故障维修及软件升级等服务。用户可通过 APP 预约上门取送车,享受免费基础保养及喷漆券等权益。
- 本地化充电资源
马鞍山用户可通过小米充电地图查询兼容的第三方充电桩(如星云充电桩),部分场站提供充电减免停车费的优惠。家用充电桩申请可通过「网上国网」APP 提交,平均 10 天内完成安装。
- 区域化功能适配
针对马鞍山多雨的气候,系统已优化雨天自动泊车策略,通过调整制动阈值与雷达灵敏度,减少积水路面的误判风险。未来计划与当地停车场合作,试点 V2X 车位引导功能。
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硬件 + 软件 + 生态」的三位一体策略,构建了覆盖车位识别、泊车执行、充电管理、费用结算的全流程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多场景适应性(机械库位、断头路、极端天气)、用户体验精细化(远程操控、车位记忆、谷电利用)及技术前瞻性(四电机泊车、V2X 协同)。随着 OTA 升级与生态合作的深化,小米汽车的停车体验将持续向「全场景无感化」演进,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安全、经济的出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