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发布价格与历史定位
小米 1 于 2011 年 8 月 16 日发布,同年 10 月正式上市,首发价格为 1999 元(1GB RAM + 4GB 存储版本)。这一价格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其搭载了高通骁龙 S3 双核处理器、4 英寸屏幕、800 万像素摄像头等旗舰级配置,而同期同配置的其他品牌手机价格普遍超过 3000 元。小米 1 的推出不仅以 “性价比之王” 的定位迅速打开市场,更开创了国产手机的互联网销售模式,成为行业里程碑。
二、当前市场价格(2025 年)
由于小米 1 已停产多年,官方渠道无新机销售,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为二手设备或收藏级产品。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价格参考:
1. 二手市场价格
- 普通二手设备:
成色较差(如屏幕划痕、机身磨损)且功能正常的小米 1,价格通常在100-200 元之间。例如,杭州地区 2025 年 1 月的二手转让信息显示,7 成新的小米 1 售价为 150 元,配件包含原装电池和存储卡,但曾维修过外音喇叭。 - 成色较好的设备:
外观无明显瑕疵、功能完整的小米 1,价格可能在200-300 元。例如,济南地区 2025 年 1 月有卖家以 280 元出售自用小米 1,强调屏幕无划痕但后壳有使用痕迹,适合收藏或怀旧用途。 - 收藏级设备:
保存完好、配件齐全(如原装包装盒、充电器)或具有特殊意义(如首批 30 万台量产机)的小米 1,价格可能更高。例如,桂林地区 2025 年 1 月有卖家以 200 元出售 “收藏级” 小米 1,声称可通过更换原厂后盖达到 “充新” 效果。
2. 回收与以旧换新价格
根据行业数据,老旧手机的回收价格通常较低。例如,2015 年小米与爱回收合作的以旧换新服务中,小米 1 的回收价仅为 35 元(行业平均水平的近两倍),而按手机年均贬值 65% 计算,其理论残值不足 30 元。2025 年,类似服务可能对小米 1 的回收价更低,甚至低于 100 元。
三、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 成色与功能完整性:
屏幕是否有划痕、机身是否磨损、电池续航能力、是否维修过关键部件(如主板、摄像头)等,都会显著影响二手价格。例如,功能正常但屏幕有划痕的小米 1 可能比无瑕疵机型便宜 50-100 元。 - 配件与稀缺性:
原装配件(如充电器、电池)齐全的设备价格更高。此外,首批量产机或特殊版本(如工程机)因稀缺性可能被收藏者高价收购。 - 市场需求与收藏价值:
小米 1 作为国产手机的里程碑,具有一定的情怀价值,但实际收藏市场需求有限。目前,其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早期米粉或科技爱好者的纪念意义,而非投资属性。 - 地区差异:
一线城市(如杭州、济南)的二手交易活跃度较高,价格相对透明;而二三线城市可能因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四、购买建议
- 怀旧或收藏用途:
若仅为纪念或收藏,可通过二手平台(如闲鱼、转转)或本地交易网站(如列表网)寻找成色较好的设备,价格建议控制在 200 元以内。需注意核实卖家描述的真实性,避免购买到维修过核心部件的机器。 - 功能使用用途:
由于小米 1 硬件老旧(如仅支持 3G 网络、无法运行最新安卓系统),其实际使用价值较低,不建议作为主力机。若需体验 MIUI 早期版本,可考虑购买价格更低的 “尸体机”(如 100 元以下)用于拆解或刷机实验。 - 避免高价陷阱:
部分卖家可能以 “稀缺性” 或 “收藏价值” 为由抬高价格(如莱芜地区曾有 1500 元的报价),但此类定价缺乏市场依据,需谨慎判断。
五、总结
小米 1 的价格从 2011 年的 1999 元跌至 2025 年的百元级别,反映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快速迭代和技术贬值规律。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二手价格已非常低廉,但实际使用价值有限;对于收藏者,需理性评估其情怀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平衡。若对小米早期产品感兴趣,建议优先关注官方渠道的复刻版或纪念活动,而非高价购买二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