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 的核心信息
1. 版本与售价
- 标准版(后驱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 搭载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700 公里,支持高速 NOA(导航辅助驾驶),标配前排座椅加热 / 通风、10 扬声器音响等。
- Pro 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4.59 万元
- 升级激光雷达、双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城市 NOA,CLTC 续航 830 公里,新增电动尾翼。
- Max 版(高性能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9.99 万元
- 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 2.78 秒,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标配空气悬架、HUD 抬头显示、电吸门等。
2. 核心配置与技术
- 动力与续航:全系搭载碳化硅高压平台,标准版和 Pro 版为 400V,Max 版为 871V;电池容量分别为 73.6kWh(磷酸铁锂)、94.3kWh(磷酸铁锂)、101kWh(三元锂)。
- 智能驾驶:标准版配备 Xiaomi Pilot Pro(纯视觉方案),Pro 版和 Max 版升级为 Xiaomi Pilot Max(激光雷达 + 双 Orin 芯片),支持城市道路自动变道、代客泊车等。
- 生态互联:内置小米澎湃 OS,支持手机与车机无缝连接、智能家居联动,中控屏支持 iPad 扩展。
3. 市场表现
- 上市 27 分钟大定突破 5 万台,24 小时内大定超 8.8 万台,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交付超 20 万辆,单月交付量稳定在 2.9 万台以上。
- 用户反馈集中在 “高颜值”“性价比”“智能生态”,但也存在售后服务网点不足、维修代步车服务仅限高端车型等问题。
二、关于 “青春版” 的传闻与分析
1. 非官方信息的来源
- 早期预测:2021-2022 年,部分媒体推测小米汽车可能推出 “青春版”,定价或低于 20 万元,主打入门市场。例如,有报道称青春版可能搭载单电机、续航 800 公里(WLTC),售价 14.99 万元。
- 混淆其他品牌:奇瑞与智米科技合作的 iCAR V23 车型(2024 年 12 月上市)推出 “青春版”,售价 9.98 万元,定位 “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可能被误认为是小米汽车产品。
2. 官方未发布的原因
- 市场策略:小米 SU7 已覆盖 20 万 - 30 万元主流市场,与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等直接竞争,短期内无需推出更低价位车型稀释品牌定位。
- 产能与成本:小米汽车初期产能集中于 SU7,若推出青春版需新建产线或调整供应链,可能影响现有车型交付效率。
- 技术适配:青春版若采用低规格电池或简化智驾系统,可能与小米 “高配低价” 的品牌形象冲突,且难以平衡成本与性能。
三、未来可能性与建议
1. 潜在规划
- 小米汽车可能在 2025 年后推出第二款车型,定位低于 SU7,或命名为 “小米汽车 1”,主打家庭用户或年轻市场,但官方尚未公布相关信息。
- 若推出青春版,可能基于现有 SU7 平台优化,例如缩短续航、简化配置,售价下探至 18 万 - 20 万元区间。
2. 选购建议
- 预算有限:选择小米 SU7 标准版,21.59 万元即可获得 700 公里续航和基础智驾功能,性价比突出。
- 追求科技:Pro 版或 Max 版更适合,尤其是 Max 版的 800V 平台和高阶智驾系统,能显著提升补能效率和驾驶体验。
- 观望需求:若期待更低价位车型,可关注小米汽车后续动态,但需注意青春版可能存在配置缩水或交付延迟风险。
四、总结
目前,小米汽车官方未推出 “青春版” 车型,市场上的相关讨论多为早期预测或非官方信息。小米 SU7 作为首款车型,已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生态获得市场认可,若未来推出青春版,可能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建议消费者以小米官网或官方发布会信息为准,避免因不实传闻影响购车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