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代工厂合作模式及相关上市公司情况如下:
一、核心代工主体与资质合作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合作背景:小米汽车早期因生产资质问题,采用 “借用资质” 模式,与北汽集团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简称 “北汽越野”)合作。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小米汽车产品商标为 “小米牌”,企业名称为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地址为小米自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
- 上市公司关联:北汽越野是北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北汽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
- 北汽蓝谷(600733.SH):北汽集团控股的新能源汽车平台,曾被市场误认为是小米代工厂,但实际未直接参与生产。
- 北京汽车(01958.HK):北汽集团在港股的上市主体,与北汽越野为兄弟公司。
- 小米自建工厂主导生产
- 北京基地: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年产能 15 万辆,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投产,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武汉基地:规划占地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工厂形成产业集聚,未来可能承接新车型生产。
二、供应链合作中的上市公司
尽管小米汽车以自建工厂为主,但供应链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部分企业可能间接参与代工环节:
1.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 汇川技术(300124.SZ):控股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汽车提供驱动电机总成,深度绑定小米 SU7 系列。
- 宁德时代(300750.SZ):供应三元锂电池,用于小米 SU7 Max/Pro 等高端车型。
- 比亚迪(002594.SZ):通过子公司襄阳弗迪供应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小米 SU7 标准版。
2. 整车制造相关企业
- 模塑科技(000700.SZ):参股公司北汽模塑为小米提供车身结构件。
- 华域汽车(600741.SH):供应内饰、电驱动部件等,覆盖小米 SU7 及未来车型。
- 拓普集团(601689.SH):提供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等核心部件。
3. 代工传闻中的企业
- 江淮汽车(600418.SH):曾传闻与小米合作代工,但双方均否认,称 “未就造车代工进行商议”。
- 东风汽车(600006.SH):市场猜测其武汉云峰工厂可能代工小米新车型 “昆仑”,但尚未有官方确认。
三、代工模式的未来趋势
- 资质问题逐步解决:小米正申请独立生产资质,未来可能完全脱离对北汽集团的依赖。
- 产能扩张策略:北京二期工厂投产及武汉基地建设将提升自主产能,代工需求可能减少。
- 潜在合作方向:若小米推出低价车型(如网传 15 万元级 SUV),或需引入第三方代工,但目前无明确进展。
四、总结
小米汽车的代工合作以北汽集团资质借用和自建工厂为主,直接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北汽蓝谷(600733.SH)和北京汽车(01958.HK)。供应链中,汇川技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通过零部件供应深度参与。市场传闻的江淮、东风等代工合作尚未得到官方证实。投资者需关注小米独立生产资质进展及新车型产能规划,以判断代工合作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