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整车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武汉、南京等地的工厂规划也在推进中。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北京亦庄超级工厂(已投产)
1. 地理位置
工厂位于北京市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四至范围为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这里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与周边的奔驰、北汽工厂共同构成北京东南部的汽车产业集群。
2. 工厂规模与产能
- 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于 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2024 年 4 月正式投产。工厂设有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引入超过 700 个机器人,关键工艺实现 100% 自动化,每 76 秒可下线一台小米 SU7。一期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但通过双班制生产(24 小时运转,每日停机维护 4 小时),实际产能已突破设计值,2024 年交付量达 13.68 万辆。
- 二期工程:紧邻一期工厂,占地面积约 53 公顷,2024 年 7 月开工,2025 年 3 月主体封顶,预计 6 月竣工,7-8 月投产。二期规划年产能 15 万辆,投产后北京工厂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支撑 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此外,二期工厂旁规划了 52 公顷的三期用地,未来总面积可能扩展至 105 公顷,进一步应对订单增长。
3. 技术与产品
北京工厂主要生产小米首款车型 SU7 系列(包括标准版、Pro、Max、Ultra),并支持 800V 高压平台、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等技术研发。工厂内还设有 2.5 公里测试跑道,用于智能驾驶和性能测试。
二、武汉工厂(规划中)
1. 进展与合作
武汉工厂的筹备始于 2021 年,湖北省政府和东风汽车集团积极推动,但因合作细节分歧(如东风不愿沦为代工厂、补贴政策冲突等)进展缓慢。2025 年 3 月,小米与东风的谈判取得突破,传闻武汉工厂将于年底正式宣布,初期可能利用东风云峰工厂的闲置产能(年产能 30 万辆)生产增程式 SUV 车型 N3。
2. 供应链布局
武汉已落地小米 N3 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项目,由上海本特勒汇众武汉分公司承建,年产 30 万套零部件,为未来工厂投产做准备。此外,武汉作为 “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汽车产业链成熟(东风、本田等企业聚集),可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供应链效率。
三、其他潜在工厂
1. 南京工厂
小米曾考虑接手南京拜腾汽车的闲置工厂,但因生产线兼容性问题(拜腾原设计针对 SUV,而小米首款车为轿车)和战略冲突(小米强调自建产能),合作可能性较低。南京更多作为研发中心和华东总部,聚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
2. 上海工厂
上海拥有特斯拉、上汽等车企及完善的零部件供应链,小米在此设有研发中心并招聘大量汽车人才。但上海工厂的传闻缺乏官方确认,更多是行业推测。
四、参观与服务
北京工厂已开放常态化参观,每月固定场次,游客可预约进入总装车间、测试跑道等区域,并体验小米食堂和文创产品。武汉、南京等地的工厂若投产,可能会参考北京模式开放参观。
总结
- 核心产能:北京亦庄工厂(一期 + 二期)是小米汽车的主力生产基地,2025 年总产能达 30 万辆。
- 战略扩张:武汉工厂若落地,将覆盖中部及南部市场,与北京形成互补;北京三期工厂则为长期产能储备。
- 技术布局:北京工厂支撑高端车型研发,武汉、南京等地聚焦供应链协同与区域市场渗透。
未来,随着小米汽车产品线扩展(如增程式 SUV、10 万级生态车型),产能扩张将持续推进,工厂布局也将更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