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官方续航与实测表现
- CLTC 标准下的续航数据
小米 SU7 提供多种版本,CLTC 工况续航覆盖700-830 公里(如后驱 Pro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其中,四驱 Max 版搭载 101kWh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官方 CLTC 续航为 810 公里,实测高速续航(120km/h)达 643 公里,达成率约 79.4%,优于同电池量级的多数车型。
- 低温环境下的突出表现
在 - 20~-25℃的寒冷区测试中,小米 SU7 实测续航 385 公里,达成率 47.5%,位列同组 9 款车型第一。相比之下,特斯拉 Model 3 在同样条件下仅跑出 234 公里,达成率 38.6%。这得益于其电池热管理系统和低温优化策略,例如空调设置 23℃自动时,车内温度可稳定在 21-22℃,直至电量低于 3% 才明显下降。
- 日常使用场景的续航达成率
在 5~15℃的低温区测试中,小米 SU7 续航达成率高达 91%(737 公里),平均电耗 13.86kWh / 百公里。若在福建等亚热带地区,实际续航可能更接近官方标称值,尤其适合城市通勤和短途高速出行。
二、与竞品的对比分析
- CLTC 标准下的续航排名
2025 年 CLTC 续航 TOP10 车型中,小米 SU7(830 公里)位列第六,前三名被智己 L6(1200 公里)、蔚来 ET9(1050 公里)、极氪 001(1032 公里)占据。这些车型普遍搭载固态电池或更大容量电池组,例如蔚来 ET9 的 150kWh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360Wh/kg,支持换电补能。
- 实际续航达成率的差异
- 高速场景:小米 SU7 的高速续航达成率约 79.4%,而极氪 001(1032 公里 CLTC)实测高速续航约 800 公里,达成率 77.5%。
- 低温场景:小米 SU7 在 - 25℃的续航达成率 47.5%,优于蔚来 ET7(1000 公里 CLTC,低温达成率约 30%)。
- 充电效率:小米 SU7 在寒冷区 30%-80% 充电时间 25 分钟,与智己 L6 并列第一,而特斯拉 Model 3 在同样条件下充电时间长达 52 分钟。
- 技术路线的差异
小米 SU7 未采用固态电池,而是通过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 800V 高压平台实现长续航。相比之下,智己 L6、蔚来 ET9 等车型已搭载全固态或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400Wh/kg,续航潜力更大。
三、“续航第一” 的适用场景
- 特定条件下的领先
- 低温续航:小米 SU7 在 - 20℃以下的寒冷区续航表现堪称 “冬季续航之王”,尤其适合北方用户。
- 性价比:以 21.59 万起售的价格,小米 SU7 提供 700 公里 CLTC 续航,对比特斯拉 Model 3(713 公里 CLTC,30 万 +)更具价格优势。
- 综合性能的平衡
小米 SU7 在续航、性能、智能驾驶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平衡。例如,四驱 Max 版最大功率 673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同时保持 15kWh / 百公里的低电耗。而竞品如智己 L6 虽续航更长,但性能和价格更高(CLTC 1200 公里,售价超 40 万)。
四、用户决策建议
- 关注测试标准
CLTC 续航普遍高于实际使用,建议参考 WLTP 或 EPA 数据(若有)。例如,特斯拉 Model Y 在 CLTC 标称 688 公里,而 EPA 实测仅 499 公里。
- 明确使用场景
- 北方用户:小米 SU7 的低温续航优势显著,尤其适合冬季长途出行。
- 南方用户:若以城市通勤为主,CLTC 700 公里版本已足够,且价格更低(21.59 万)。
- 技术尝鲜者:可关注蔚来 ET9、智己 L6 等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但需接受更高售价和充电设施限制。
- 实测数据参考
汽车之家等媒体的冬季续航测试显示,小米 SU7 在 - 25℃仍能跑 385 公里,而蔚来 ET7(1000 公里 CLTC)在同样条件下可能仅跑 300 公里左右。
总结
小米 SU7 的续航表现并非绝对意义上的 “第一”,但其在低温环境、性价比和综合性能上的优势使其成为细分市场的有力竞争者。若用户注重冬季续航、预算有限或追求性能与续航的平衡,小米 SU7 是值得考虑的选择。若追求极致续航或前沿技术,智己 L6、蔚来 ET9 等车型可能更合适。建议购车前结合自身使用场景,参考实测数据和充电条件综合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