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前在售车型:全系纯电驱动
- 小米 SU7 系列
作为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 定位为 C 级高性能纯电轿车,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全系搭载纯电动力系统。其核心技术包括:
- 超级电机:后驱车型最大功率 220kW,四驱车型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最快 2.78 秒。
- 高压平台:采用 800V 碳化硅平台,15 分钟充电可补充 510km 续航(CLTC 工况)。
- 电池技术:标准版使用磷酸铁锂电池,Max 版搭载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最高达 800km。
- 小米 SU7 Ultra
2025 年 2 月上市的旗舰车型,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1138kW,CLTC 续航 630km,支持 800V 超充。其性能参数刷新了纯电轿车的行业标杆,例如最高时速 350km/h、赛道级制动系统等。
- 小米 YU7(纯电 SUV)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的中型纯电 SUV,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CLTC 续航最高 835km,定位对标特斯拉 Model Y。
二、未来规划:增程式混动车型即将落地
- 首款增程 SUV “昆仑”
代号为 N3 的增程式混动 SUV 预计 2026 年上市,采用 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系统,综合续航或超 1500km,主打家庭用户市场。其设计特点包括:
- 空间布局:三排六座设计,配备后轮转向系统,提升灵活性。
- 技术配置: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辅助。
- 市场策略
小米选择增程式混动作为拓展方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 用户需求:缓解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覆盖长途出行场景。
- 竞争布局:与理想汽车、问界等品牌争夺中高端混动市场。
- 技术储备:通过自研增程器体积优化技术,平衡空间与性能。
三、技术路线与生态协同
- 纯电技术优势
小米在纯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全栈自研:包括超级电机、CTB 电池、智能驾驶算法等。
- 生态整合:基于小米澎湃 OS 实现 “人车家全场景互联”,例如车内控制智能家居、手机无感解锁等。
- 混动技术布局
增程式车型将沿用部分纯电技术,例如:
- 高压平台:支持 800V 快充,提升补能效率。
- 智能座舱:与纯电车型共享澎湃 OS 系统,保持生态一致性。
四、总结:纯电为主,混动为辅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汽车的主力产品仍为纯电车型,包括 SU7 系列和 YU7。这些车型凭借高性能、长续航和智能化体验,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 SU7 上市 11 个月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而增程式混动车型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未来,小米可能形成 “纯电 + 增程” 双技术路线,同时探索其他新能源形式(如氢燃料)的可能性,但短期内仍以纯电为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