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实测续航表现因车型、电池版本、驾驶条件及环境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基于第三方测试、车主反馈及官方数据的综合分析:
一、小米 SU7 实测续航数据
1. 常温综合路况
- 后驱标准长续航版(CLTC 700km):
第三方测试显示,在城市道路与城郊快速路混合场景下,实际续航约 500-550 公里,续航达成率约 71%-79%。若开启空调(26℃)并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续航可能降至 480 公里 左右。 - 四驱超长续航 Max 版(CLTC 800km):
汽车之家实测在综合工况下续航达 643 公里,达成率 80%。车主反馈高速(平均时速 100km/h)续航约 600 公里,若全程开启空调,续航可能降至 520 公里。
2. 冬季低温表现
- 低温区(5°C~-15°C):
汽车之家 2024 年冬测显示,小米 SU7 在低温区续航达成率 91%,实际续航 737 公里,百公里能耗 13.86kWh。 - 寒冷区(-15°C~-25°C):
续航达成率骤降至 47.5%,实际续航 385 公里,能耗升至 27.14kWh/100km。低温环境下,电池预热功能可减少约 5%-8% 的续航衰减。
3. 高速续航
- 后驱 Pro 版(CLTC 830km):
实测高速续航(平均时速 120km/h)约 630 公里,达成率 76%。若频繁超车或开启辅助驾驶,续航可能降至 580 公里。 - 四驱 Max 版(CLTC 800km):
第三方测试显示,高速续航达成率 77.2%,实际续航 560 公里,充电 19 分钟可从 30% 补至 80%。
二、小米 YU7(SUV)实测续航
1. 冬季高速测试
- 雷军亲自驾驶 YU7 在 -10℃ 低温下完成 1310 公里 长途测试,平均时速 100km/h 以上,中间充电 2 次。测试中车辆全程开启空调(22℃),综合能耗 5.2L/100km(增程混动版)。
2. CLTC 续航
- 单电机版:
搭载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835 公里,能耗低至 13.3kWh/100km。隐藏式门把手、主动尾翼等设计将风阻系数降至 0.23Cd,提升高速续航表现。 - 双电机四驱版:
综合峰值功率 691 马力,CLTC 续航 760 公里,零百加速 3 秒级,兼顾性能与续航。
三、影响续航的核心因素
1. 电池技术
- 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版):
成本较低,循环寿命长(1500 次后衰减 20%),但低温性能较弱。例如,SU7 标准版 73.6kWh 电池在冬季续航可能缩水 30%。 - 三元锂电池(Max/Ultra 版):
能量密度高(190Wh/kg),支持超快充(5.2C 倍率),但循环寿命较短(1000 次后衰减 20%)。
2. 驾驶习惯与环境
- 高速行驶:
时速超过 100km/h 时,风阻能耗占比超 50%。以 SU7 Max 为例,时速 120km/h 的续航较 CLTC 标准减少 20%-25%。 - 空调使用:
冬季暖风(22℃)能耗约 4-6kWh/h,导致续航下降 15%-20%;夏季制冷能耗约 2-3kWh/h,影响较小。
3. 充电效率
- 超快充技术:
SU7 Ultra 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但需匹配小米自建超充桩。第三方充电桩(如国家电网液冷桩)充电速度可能下降 35%。 - 低温充电:
-10℃环境下,充电时间延长至 30 分钟以上,且电量区间(如 50%-80%)功率显著降低。
四、用户实测反馈
- 城市通勤:
成都车主反馈,SU7 标准版(19 寸轮毂)在拥堵路况下续航约 470 公里,百公里电耗 15.44kWh。 - 长途自驾:
广州至湖南长途测试显示,SU7 Max 高速续航 460 公里(满电出发,剩余 10% 电量),建议充电间隔控制在 350 公里 以内。 - 极端场景:
内蒙古车主在 - 20℃环境下,SU7 续航降至 320 公里,但通过电池预热功能可提升 5%-8%。
五、官方质保与衰减管理
- 终身质保:
首任车主享受电池终身质保,若 6 年内衰减超 30% 可免费更换(国标为 8 年 / 12 万公里衰减 20%)。 - 衰减规律:
三元锂电池版(高配)1000 次循环后衰减约 20%,磷酸铁锂电池版(低配)1500 次循环后衰减约 20%。建议每月至少 1 次慢充平衡电池活性。
总结
小米汽车的实测续航表现处于行业中上水平,SU7 系列在常温综合路况下可达 500-640 公里,YU7 混动版在低温长途测试中表现突出。用户需根据使用场景选择车型(如北方用户优先考虑增程混动),并注意充电习惯与环境因素对续航的影响。若追求极致续航,2025 款 SU7 Max(CLTC 900 公里)和 YU7 单电机版(835 公里)是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