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us7续航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21:18:40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关于小米 SU7 的续航表现,以下是结合官方数据、实测结果及用户反馈的详细解析:

一、官方续航数据


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纯电车型,全系标配长续航设计,CLT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 700 公里(标准版)。其核心配置包括:
  • 电池技术:标准版搭载磷酸铁锂电池(73.6kWh),Max 版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麒麟电池(101kWh),支持 871V 碳化硅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 动力系统:后驱版最大功率 220kW,四驱 Max 版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
  • 风阻优化:车身风阻系数低至 0.23Cd,配合低滚阻轮胎,有效降低高速能耗。

二、实际续航表现


根据专业媒体测试及用户反馈,小米 SU7 的实际续航受驾驶场景影响显著:
  1. 城市道路
    • 标准版:日常通勤(含频繁启停、空调开启)续航约 600 公里,达成率约 85%。
    • Max 版:CLTC 续航 800 公里,实测城市续航约 700 公里,适合长途出行。

  2. 高速公路
    • 标准版:以 110km/h 匀速行驶时,续航约 490 公里;若开启空调,续航降至 450 公里左右。
    • Max 版:高速续航可达 504 公里,续航达成率接近 80%。

  3. 极端环境
    • 低温场景(-10℃):续航缩水约 15%-20%,标准版降至 500 公里左右,Max 版约 640 公里。
    • 高温场景(35℃以上):空调能耗增加,续航下降约 10%。


三、影响续航的关键因素


  1. 驾驶习惯
    • 急加速 / 急刹车:能耗可增加 20%-30%,建议使用经济模式(ECO)或单踏板模式。
    • 匀速行驶:60-80km/h 时能耗最低,高速建议使用自适应巡航(ACC)。

  2. 环境因素
    • 温度:低温导致电池活性下降,建议提前开启电池预加热功能。
    • 路况:拥堵路段频繁启停增加能耗,可通过导航规划避开拥堵。

  3. 车载设备
    • 空调:制热(PTC)能耗较高,冬季建议设置 22℃并开启座椅加热。
    • 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系统(如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对续航影响较小,但开启高速领航(NOA)时能耗略增。


四、省电技巧与优化建议


  1. 驾驶模式选择
    • 经济模式:限制动力输出,提升能量回收强度,适合城市通勤。
    • 运动模式:仅在需要强加速时使用,日常建议切换至标准或经济模式。

  2. 能量回收调节
    • 强回收模式:通过 “单踏板” 操作减少刹车使用,可提升续航 5%-10%。
    • 弱回收模式:适合习惯传统驾驶方式的用户,但需配合刹车控制。

  3. 空调设置
    • 预冷 / 预热:通过手机 APP 提前开启空调,减少行驶中能耗。
    • 座椅功能:优先使用座椅加热 / 通风,替代空调调节。

  4. 轮胎维护
    • 胎压监测:保持轮胎气压在 2.5-2.8Bar,降低滚动阻力。
    • 低滚阻轮胎:Max 版可选装 19 寸低风阻轮毂,进一步优化续航。


五、充电与补能方案


  1. 快充能力
    • 标准版:支持 400V 快充,15 分钟补能 330 公里。
    • Max 版: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适配小米超级充电站(600kW 液冷超充)。

  2. 家用充电
    • 7kW 慢充桩:充满标准版需约 11 小时,适合夜间谷电充电。

  3. 续航焦虑应对
    • 电量规划:建议剩余 20% 电量时充电,避免过度放电。
    • 充电站查询:通过小米汽车 APP 实时查看附近充电桩状态及排队情况。


六、用户真实反馈


  • 好评点
    • “城市通勤一周一充,续航扎实,快充速度惊人。”
    • “冬季续航缩水在可接受范围内,电池预加热功能有效。”

  • 待改进点
    • “高速续航达成率略低,希望后续 OTA 优化能耗算法。”
    • “空调制热能耗较高,建议增加热泵空调选项。”


总结


小米 SU7 的续航表现处于同级中上游水平,CLTC 700 公里的官方数据在实际使用中可满足日常通勤及中短途出行需求。若注重长途驾驶或极端环境下的续航稳定性,建议选择 Max 版(CLTC 800 公里)。通过合理的驾驶习惯和省电设置,用户可进一步提升续航表现,缓解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