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北京亦庄工厂: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枢纽
- 工厂规模与产能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分两期建设:
- 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于 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2024 年 3 月正式投产。一期工厂年产能规划为 15 万辆,满产后每小时可生产约 40 辆小米 SU7,平均每 76 秒下线一台新车。
- 二期工程:紧邻一期工厂,占地面积约 46 万平方米,于 2024 年 7 月开工,2025 年 4 月完成验收,原计划 2025 年第三季度投产。二期投产后,小米汽车总产能将提升至 35 万辆 / 年,支撑其全年交付目标。
- 技术与工艺
该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引入超过 700 台机器人,实现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的 100% 自动化关键工艺,包括一体化压铸后地板、CTB 电池自主生产等。工厂还配备 2.5 公里长的测试跑道,涵盖 18 种测试路况,可满足车辆研发和量产测试需求。
- 资质与生产主体
初期小米汽车曾借助北汽越野的资质进行生产(生产地址同为亦庄工厂),但 2024 年 7 月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已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主体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巩固了自主生产能力。
二、其他潜在生产布局
- 武汉工厂(规划中)
近期有非官方消息称,小米计划在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建设新工厂,占地面积约 2000 亩,毗邻小鹏汽车、路特斯汽车等企业。若落地,该工厂可能成为小米第三或第四座生产基地,预计 2026 年实现年产百万辆目标。但目前此信息尚未经小米官方确认,属于行业传闻阶段。
- 代工合作(历史阶段)
2023 年小米 SU7 量产初期,曾与北汽越野合作代工生产,并由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电池。但随着自建工厂投产,代工模式已逐步退出,目前以自主生产为主。
三、工厂的战略意义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不仅是生产中心,更是集研发、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智能园区。工厂内设有 29 个研发实验室,并规划对外开放参观路线,展示智能制造全流程。此外,该工厂的落地带动了北京亦庄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吸引了近 40 家零部件企业聚集,形成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部件研发的完整生态。
总结
小米汽车的主要生产厂家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其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一期工厂已实现量产,二期工厂即将投产。武汉工厂等其他布局尚处于规划或传闻阶段,当前以北京工厂为绝对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