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合作布局覆盖了从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到充电网络的全产业链,以下是其核心合作伙伴及合作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整车制造:北汽集团代工
小米首款车型小米 SU7(2024 年 3 月上市)由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该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2024 年累计锁单量超 24.8 万辆。代工模式的优势在于快速量产,小米专注于设计、研发和生态整合,而北汽则提供成熟的生产线和制造经验。
二、核心零部件合作
1. 电池与能源技术
-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提供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并合作开发 **“电电增程” 技术 **,使 SU7 续航突破 1500 公里。双方还合资成立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电芯工厂,保障电池供应。
- 比亚迪:通过子公司襄阳弗迪为小米 SU7 提供磷酸铁锂电芯,部分版本采用双供应商体系(随机安装宁德时代或比亚迪电芯)。比亚迪还参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优化,提升电池性能。
- 技术亮点:小米 SU7 Ultra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支持 16C 峰值放电倍率,配合自研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实现轻量化与高安全性。
2. 驱动与电控系统
- 汇川技术:提供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其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为 SU7 双电机版提供核心动力。
- 联合电子:负责单电机版的电控系统,确保动力输出的稳定性。
3. 智能驾驶与座舱
- 高通:为 SU7 提供车载芯片,支持智能座舱的流畅交互。
- 禾赛科技:供应激光雷达,配合地平线征程 6 芯片,实现 L2 + 级自动驾驶功能。
- 经纬恒润:提供 ZCU 控制单元和激光雷达,强化车辆的感知能力。
4. 底盘与零部件
- 拓普集团:供应空气悬架、热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提升车辆舒适性和操控性。
- 华域汽车:提供热管理 EDC 和车灯组件,优化整车能效。
- 博世:供应 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和 ESP(电子稳定程序),保障行车安全。
三、充电网络合作
1. 第三方充电资源整合
小米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充电补能网络合作,超 14000 根蔚来充电桩、9000 根小鹏充电桩、6000 根理想充电桩接入小米充电地图,覆盖全国 365 个城市及 88.1% 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用户可实时查看充电桩状态,支持扫码充电和即插即充。
2. 自建超充网络
小米正在建设600kW 液冷超充站,首批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15 分钟可补充 510 公里续航(Max 版)。家用充电桩也同步推出,支持 “一键开盖,即插即充”。
四、其他战略伙伴
- 一汽集团:早期合作集中在智能座舱(如小爱同学车机系统),但未涉及整车生产。
- 赛轮集团:合作开发赛道级高性能轮胎 Podium Track PT01,提升 SU7 Ultra 的操控性能。
- 京东方:供应液晶仪表,强化车内科技感。
五、合作模式与行业影响
小米的合作策略体现了 “技术自研 + 生态协同” 的特点:
- 深度绑定头部供应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协同,确保产品竞争力。
- 代工与自建结合:初期依赖北汽代工快速量产,同时自建工厂(北京亦庄基地)提升产能自主性。
- 充电网络开放化:通过整合第三方资源与自建超充站,缓解用户充电焦虑。
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小米快速切入汽车市场,还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例如宁德时代的 “电电增程” 技术已被吉利、奇瑞等近 30 家车企采用。未来,随着小米汽车产品线的扩展(如增程 SUV 小米 YU7),其合作网络或将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