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定位与核心参数
小米 SU7 基于摩德纳平台架构打造,车身尺寸为 4997×1963×1440(1455)毫米,轴距达 3000 毫米,属于中大型轿车。其设计追求低风阻,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动力方面,SU7 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顶配双电机版系统最大功率达 495 千瓦,零百加速仅需 2.78 秒,性能对标保时捷 Taycan 等豪华车型。续航能力上,CLTC 工况下标准版续航 700 公里,Pro 版和 Max 版分别达到 830 公里和 80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1 分钟即可补充 500 公里续航。
二、智能科技与生态互联
小米 SU7 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智能座舱与生态整合。车内搭载 16.1 英寸 3K 中控屏、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及 7.1 英寸翻转式仪表屏,配备骁龙 8295 座舱芯片,算力达 30TOPS,支持多任务流畅运行。智能系统基于Xiaomi HyperOS开发,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无缝互联,用户登录同一账号后,手机应用可自动映射至车机,实现 “无感连接”。例如,上车后导航信息可自动同步,语音指令可控制家中空调、灯光等设备,甚至通过地理围栏触发 “回家模式”。
在智能驾驶方面,SU7 搭载Xiaomi Pilot系统,配备 1 颗激光雷达、11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及 3 个毫米波雷达,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代客泊车等功能。其自研智驾算法结合视觉语言大模型(VLM),可实现端到端全场景驾驶辅助,计划 2024 年 8 月在全国开通城市领航功能。
三、市场表现与供应链
小米 SU7 上市后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2024 年 3 月 28 日发布当日,27 分钟内订单突破 5 万台,首月交付量达 2000 辆,全年累计销量 13.5 万辆,超越特斯拉 Model 3 成为 20 万 + 纯电轿车销冠。其成功得益于高性价比策略(起售价 21.59 万元)和小米品牌的粉丝效应,60% 用户未试驾即下单。
供应链方面,小米 SU7 采用多元化合作模式:宁德时代供应三元锂电池(Max 版),比亚迪弗迪电池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版);驱动电机由联合电子、汇川技术等企业支持;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由德赛西威提供。此外,小米通过投资瑞隆科技(电池回收)、云山动力(大圆柱电池)等企业,布局电池技术研发。
四、后续发展与行业影响
小米 SU7 的成功为其后续车型奠定了基础。2025 年 2 月,小米推出SU7 Ultra旗舰版,售价 52.99 万元起,搭载三电机系统,零百加速 1.98 秒,性能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S。同时,第二款车型小米 YU7(纯电 SUV)计划于 2025 年 6 月上市,定位 20-30 万元市场,进一步扩大产品线。
作为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的代表,小米 SU7 的出现加速了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其通过 “硬件 + 生态” 的模式,将手机、汽车、家居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智能出行体验。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汽车业务总收入达 328 亿元,市值跻身全球车企前三,显示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总结
小米 SU7 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纯电轿车,更是小米生态战略的重要落子。其凭借极致的性价比、领先的智能科技和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突围,为小米汽车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 SU7 Ultra 和 YU7 的推出,小米有望在高端市场和主流市场实现双突破,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