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推出 7 座车型。目前小米已上市的车型包括小米 SU7(C 级纯电轿车)和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 SUV),均为 5 座布局。不过,从官方规划和行业动态来看,小米在未来可能会布局 7 座车型,尤其是在增程式 SUV 领域。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现有车型:5 座为主,覆盖轿车和 SUV 市场
- 小米 SU7(2024 年 3 月上市)
- 定位:C 级纯电轿车,主打性能与智能生态。
- 核心配置:
- 续航:CLTC 工况 700-83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
- 动力:双电机四驱版最大功率 495kW,0-100km/h 加速 2.78 秒。
- 智能驾驶:搭载 Xiaomi Pilot Max 系统,配备激光雷达和双 Orin 芯片,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领航辅助。
- 价格:21.59 万 - 29.99 万元。
- 市场表现:2024 年交付 13.5 万辆,2025 年目标 30 万辆。
- 小米 YU7(2025 年 6-7 月上市)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主打家庭用户。
- 核心配置:
- 尺寸: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5 座布局。
- 续航:CLTC 工况 670-820 公里,搭载 96.3kWh 磷酸铁锂或 101.7kWh 三元锂电池。
- 动力: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0-100km/h 加速 3.3 秒。
- 智能座舱:配备 17.3 英寸中控屏和 HUD,支持小米澎湃 OS 车家互联。
- 价格:预计 30 万 - 40 万元。
二、未来规划:2026 年或推 7 座增程式 SUV
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和行业爆料,小米计划在2026 年推出首款增程式 SUV,内部代号 **“昆仑”或“N3”**,可能配备三排座椅,主打家庭市场。以下是关键信息:
- 车型定位
- 尺寸:车长超过 5.1 米,轴距 3100mm,属于中大型 SUV。
- 座位数:预计采用6 座或 7 座布局,第三排空间充足,适合多孩家庭。
- 动力:搭载 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系统,综合续航或达 1500 公里,支持纯电模式(续航 200-300 公里)和燃油发电。
- 技术亮点:配备后轮转向系统(提升转弯灵活性)、800V 高压平台(充电效率更高)。
- 市场策略
- 价格:预计起售价15 万 - 20 万元,直接对标理想 L7、问界 M7 等增程式 SUV。
- 目标用户:注重性价比、续航和空间的家庭用户,尤其是对增程式技术有需求的消费者。
- 竞争优势:小米生态链赋能(如车家互联、智能家居控制)、高续航能力、智能化配置。
- 时间节点
- 发布时间:预计 2026 年北京车展亮相,同年下半年上市。
- 产能规划:小米汽车武汉工厂(与东风合作)或承担生产任务,年产能规划 15 万 - 20 万辆。
三、7 座车布局的可能性与挑战
- 市场需求
- 中国 7 座 SUV 市场增长迅速,2024 年销量同比增长 25%,家庭用户占比超 60%。小米若推出 7 座车,可填补现有产品线空白,覆盖更多细分市场。
- 技术储备
- 增程式技术:小米已与博世合作开发增程器,计划搭载自研 V6/V8s 电机,技术成熟度较高。s 电机,技术成熟度较高。
- 空间设计:参考 YU7 的轴距(3000mm)和昆仑的尺寸,小米在空间优化上有经验积累。
- 竞争挑战
- 品牌认知:小米 “性价比” 标签可能影响高端 7 座车型的市场接受度。
- 供应链管理:增程式车型需平衡电池、发动机、电机等多部件供应,供应链复杂度较高。
- 竞品压力:理想、问界等品牌已占据增程式市场主导地位,小米需差异化竞争(如生态整合、价格优势)。
四、总结:7 座车是小米的必然选择,但需时间验证
目前小米汽车的核心战略是 **“先纯电,后增程”**,2025 年重点推广 SU7 和 YU7,2026 年起拓展增程式市场。7 座增程式 SUV 的推出,将帮助小米覆盖家庭用户和长途出行需求,与现有纯电车型形成互补。若能在价格、续航、智能化等方面实现突破,小米有望在 7 座市场分一杯羹。不过,具体产品细节和上市时间仍需以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