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定位与核心配置
小米 SU7 是小米集团跨界造车的首款战略车型,主打 “智能生态” 与 “高性能” 两大标签,对标特斯拉 Model 3、极氪 007 等竞品。其核心配置包括:
- 动力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搭载小米自研超级电机 V6/V6s,最大功率分别为 220kW(后驱)和 495kW(四驱),零百加速最快 2.78 秒。
- 电池与续航:配备 73.6kWh(磷酸铁锂)和 101kWh(三元锂)两种电池包,CLTC 续航里程分别为 628km 和 800km。Max 版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技术,10%-80% 充电仅需 25 分钟。
-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配备激光雷达(Max 版)、11 颗高清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高速领航辅助(NOA)和自动泊车。Ultra 版升级双 Orin-X 芯片,算力达 508TOPS,可实现城市领航辅助(需选装)。
- 智能座舱:搭载骁龙 8295 芯片,运行 HyperOS 系统,支持语音交互、CarPlay/CarLink 互联及 “人车家全生态” 联动。HUD 抬头显示、无框车门、电动尾翼等为高配车型亮点。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小米 SU7 凭借高性价比和生态优势迅速走红:
- 销量数据: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交付超 22.95 万辆,2025 年第一季度零售销量达 75,869 辆,单月交付量连续 6 个月突破 2 万辆,3 月达 29,244 辆,位居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
- 用户评价:
- 正面评价:外观设计(流线型车身、10 种配色)、智能驾驶辅助(高速 NOA 稳定)、充电效率(超充桩 5 分钟补能 150 公里)、售后服务响应速度。
- 改进建议:车漆硬度不足易刮花、悬挂偏硬影响舒适性、车机网络在地下车库偶发断线。
三、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小米 SU7 的推出标志着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进入落地阶段:
- 三电技术: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提升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碳化硅高压电控系统降低能耗,冬季续航达成率在 - 20℃环境下仍达 47.5%。
- 生态整合: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深度互联,例如通过手机 NFC 钥匙无感解锁、远程控制车内空调 / 座椅加热等。
- 行业影响:以 21.59 万元起售价切入市场,打破 20-30 万元纯电轿车市场格局,迫使极氪、小鹏等竞品调整定价策略。
四、未来规划与全球布局
小米汽车正加速推进产品矩阵扩张与全球化战略:
- 车型规划:
- 2025 年:推出高性能旗舰版 SU7 Ultra(预售价 52.99 万元,零百加速 1.97 秒)和纯电 SUV MX11(定位高端跨界车型)。
- 2026 年:发布增程式 SUV N3,主打家庭用户市场,配备后轮转向技术。
- 全球市场:以 SU7 Ultra 为先锋试水欧洲高端市场,计划通过纽北赛道成绩提升品牌影响力;东南亚市场侧重性价比车型,拟通过本地化合作降低关税。
- 充电网络:与蔚来、小鹏等共建超 3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覆盖全国 90% 以上高速路段。
五、竞品对比与选购建议
小米 SU7 在 20-30 万元价格区间的核心竞品包括:
- 极氪 007:800V 平台、三电终身质保,舒适性配置更优,但空间和生态互联弱于 SU7。
- 智界 S7:鸿蒙座舱流畅,智驾需选装,价格区间重叠但续航和性能略逊。
- 特斯拉 Model 3:品牌溢价高,智能驾驶成熟,但配置和空间竞争力不足。
选购建议:
- 预算 20 万级:优先选择 SU7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兼顾续航(700km)与基础智驾功能。
- 追求性能:SU7 Max 版(800V 平台 + 双电机)或 Ultra 版(三电机 + 空气悬挂)。
- 家庭用户:可等待 2025 年 MX11 SUV 上市,或关注增程式车型 N3 的动态。
六、常见问题解答
- “小米七” 是否为官方命名?
不是。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官方命名为 “SU7”,“小米七” 可能是用户对 “SU7” 的误读或昵称。
- 小米 SU7 的交付周期为何较长?
由于订单火爆(累计锁单超 43 万台),产能爬坡需要时间,目前交付周期最长达 49 周(约 11 个月)。
- 小米汽车的售后服务如何?
提供 24 小时客服响应、上门维修 / 拖车服务,部分城市支持 “代客充电” 等增值服务。
- 小米 SU7 是否支持外放电?
全系标配 V2L 外放电功能,可满足露营、户外用电需求。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车型参数或试驾体验,建议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截至 2025 年 4 月,全国已覆盖 59 城 220 家门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