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要型号及核心配置
1. Redmi G 2021(游戏本)
- 定位:5000 元价位高性价比游戏本,主打光追性能普及。
- 配置亮点:
- 处理器:i5-11260H(6 核 12 线程,70W 性能释放)或 i7-11800H(8 核 16 线程)。
- 显卡:RTX 3050/3060,支持独显直连,DLSS 技术提升游戏帧率。
- 屏幕:16.1 英寸 1080P 144Hz 高色域屏(100% sRGB),莱茵低蓝光认证。
- 散热:飓风散热 3.0(双风扇 + 四出风口 + 三热管),双烤功耗达 115W。
- 价格:i5+RTX3050 首发 5699 元,i7+RTX3060 约 7999 元。
- 用户评价:性能释放强劲,适合预算有限的游戏玩家,但机身较重(2.5kg)。
2. 小米笔记本 Pro 15 2021(高端创作本)
- 定位:4K OLED 屏轻薄创作本,对标 MacBook Pro。
- 配置亮点:
- 处理器:i7-11370H(4 核 8 线程)或 AMD R7-5800H(8 核 16 线程)。
- 屏幕:15.6 英寸 4K OLED 屏(100% DCI-P3,ΔE<1),支持 10 点触控。
- 显卡:MX450(2GB 独显)或集成显卡。
- 设计:全金属机身,16.5mm 厚度,1.8kg 重量。
- 价格:i7+MX450 约 7999 元,锐龙版 R7-5800H 约 5899 元。
- 用户评价:屏幕素质顶尖,适合设计、影视后期,但散热一般,高负载下风扇噪音明显。
3. 小米笔记本 Pro 14 2021(轻薄本)
- 定位:2.5K 屏全能轻薄本,主打均衡体验。
- 配置亮点:
- 处理器:i5-11300H(4 核 8 线程)或 i7-11390H。
- 屏幕:14 英寸 2.5K 120Hz IPS 屏(100% sRGB)。
- 显卡:MX450 或集成显卡。
- 续航:56Wh 电池,支持 100W PD 快充。
- 价格:i5+MX450 约 5499 元,i7 约 6999 元。
- 用户评价:便携与性能平衡,适合学生和办公场景,但接口较少(仅 2 个 USB-C)。
4. RedmiBook Pro 15 2021(性价比轻薄本)
- 定位:入门级高色域屏轻薄本。
- 处理器:i5-1135G7 或 R5-5500U。
- 屏幕:15.6 英寸 2.5K 100% sRGB 屏。
- 价格:i5 版约 4499 元,锐龙版约 3999 元。
- 用户评价:性价比突出,但性能释放保守,适合轻度办公。
二、技术亮点与创新
1. 屏幕革命
- OLED 普及:小米笔记本 Pro 15 首次在 5000 元价位引入 4K OLED 屏,对比度达 100 万:1,色域覆盖 100% DCI-P3,DeltaE<1,获得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认证。
- 高刷新率:Redmi G 2021 的 144Hz 电竞屏和小米 Pro 14 的 120Hz 屏,提升游戏和办公流畅度。
2. 性能与散热
- 独显直连:Redmi G 2021 支持显卡直接输出,减少性能损耗,游戏帧率提升约 10-15%。
- 散热升级:飓风散热 3.0 采用双风扇 + 四出风口 + 0.1mm 超薄鳍片,散热面积达 122033mm²,较前代提升 13%。
3. 生态协同
- MIUI+:支持手机与笔记本跨设备文件互传、剪切板共享、应用接力,实测传输速度约 50MB/s。
- 小爱同学:Redmi G 2021 首次搭载语音助手,支持智能控家电和语音搜索。
三、用户反馈与争议
1. 好评点
- 性价比:Redmi G 2021 以 5699 元价格搭载 RTX3050,成为同价位光追游戏本标杆。
- 屏幕素质:小米 Pro 15 的 4K OLED 屏被用户称为 “万元内最好屏幕”。
- 生态体验:MIUI + 和小爱同学提升办公效率,尤其适合小米手机用户。
2. 争议点
- 散热问题:部分用户反映小米 Pro 15 在高负载下风扇噪音大(约 45dB),键盘区域温度较高(约 42℃)。
- 续航表现:小米 Pro 15 的 4K 屏导致续航较短(约 5 小时),需频繁充电。
- 售后体验:个别用户反馈维修周期长(平均 7-10 天),且存在配件缺货问题。
四、横向对比与选购建议
1. 与竞品对比
- 游戏本:Redmi G 2021 vs 联想拯救者 R7000P
- 优势:价格低 1000 元,支持独显直连。
- 劣势:屏幕素质(1080P vs 2.5K)和品牌售后较弱。
- 创作本:小米 Pro 15 vs MacBook Pro M1
- 优势:Windows 系统兼容性强,支持 4K OLED 触控屏。
- 劣势:续航(5 小时 vs 18 小时)和软件生态差距大。
- 轻薄本:小米 Pro 14 vs 华为 MateBook 14
- 优势:2.5K 120Hz 屏,价格低 500 元。
- 劣势:触控体验(非触屏)和多屏协同流畅度。
2. 选购建议
- 学生 / 游戏玩家:Redmi G 2021(i5+RTX3050),兼顾性能与价格。
- 设计师 / 创作者:小米 Pro 15(锐龙版),4K OLED 屏 + AMD 处理器性价比更高。
- 商务办公:小米 Pro 14(i5+MX450),轻薄便携 + 长续航。
- 预算有限:RedmiBook Pro 15(锐龙版),3999 元高色域屏轻薄本。
五、售后服务与购买渠道
- 保修政策:1 年整机保修,主要部件(主板、CPU 等)2 年保修。
- 特色服务:支持 7 天无理由退货,部分城市提供上门取送服务。
- 购买渠道:小米商城、京东自营、线下小米之家,第三方平台(如拼多多)价格更低但需注意翻新机风险。
总结
小米笔记本 2021 款通过 “高端产品大众化” 策略,在屏幕、性能和生态协同上实现突破,尤其在 5000-8000 元价位竞争力显著。但散热、续航和售后仍是其短板。对于追求性价比和创新体验的用户,小米 2021 款是值得考虑的选择;而对品牌忠诚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用户,可优先考虑联想、华为等传统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