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技术与产品亮点
- 增程动力系统
- 发动机体积优化:根据小米专利文件(CN222102016U),其增程系统通过优化发动机体积,提升了车内空间利用率,可能采用 1.5L 或 1.2T 高效增程器,发电效率或达 3.3kWh/L 以上。
- 纯电续航与综合续航:预计搭载 40-60kWh 电池组,CLTC 纯电续航可达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彻底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 底盘与操控:配备后轮转向系统,转弯半径可缩小至 5.5 米以内,提升中大型 SUV 的灵活性;同时可能搭载小米自研智能底盘,支持 CDC 可变阻尼悬架。
- 智能驾驶与科技配置
- 高阶智驾系统:采用激光雷达(前风挡顶端瞭望塔式布局)+ 视觉融合方案,支持高速领航、城市 NOA、代客泊车等功能,硬件算力或达 508TOPS(双 Orin 芯片)。
- 智能座舱:搭载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跨设备互联(如手机与车机无缝流转)、米家生态联动(语音控制智能家居),并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AR-HUD。
- 空间与舒适性
- 六座布局:车身长度超 5.1 米,轴距 3100mm,采用 2+2+2 三排座椅设计,第二排配备独立座椅,支持加热 / 通风 / 按摩功能。
- 储物与拓展:后备厢容积或达 600L(常规状态),支持 V2L 外放电功能,满足露营等场景需求。
二、价格定位与竞品对比
- 价格区间
- 市场预测:根据供应链信息及竞品策略,小米增程 SUV 起售价可能在 20-25 万元,顶配版或接近 30 万元,主打家庭用户市场。
- 竞品对标:
- 理想 L6(24.98 万元起):标配双电机四驱,综合续航 1315 公里,但智能化配置略逊。
- 问界 M7(24.98 万元起):搭载华为 ADS 2.0 智驾系统,鸿蒙座舱生态成熟,但空间稍小。
- 深蓝 S07(14.99 万元起):价格更低,但品牌溢价和配置水平不足。
- 核心竞争力
- 性价比:小米可能以 “高配半价” 策略,在同价位提供更大空间、更长续航和更丰富的智能配置。
- 生态整合:依托小米澎湃 OS 的 “人车家全生态”,用户可通过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的无缝联动,提升使用体验。
三、市场前景与挑战
- 增程市场趋势
- 2024 年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增长 109%,占新能源汽车市场 11%,预计 2025 年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 15%。
- 增程技术因 “无续航焦虑” 和 “低使用成本” 成为家庭用户首选,理想、问界等品牌已验证该市场潜力。
- 小米的机会
- 品牌影响力:小米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具有高认知度,且 SU7 的热销(2025 年 3 月销量 2.9 万辆)为其积累了口碑。
- 生态壁垒:澎湃 OS 的跨设备协同能力(如手机应用无缝投屏、智能家居联动)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优势。
- 潜在风险
- 产能瓶颈:小米现有工厂年产能约 30 万辆,2026 年北京新工厂投产后或提升至 60 万辆,但增程车型的产能分配可能影响交付效率。
- 技术验证:增程系统的可靠性、馈电油耗表现需通过市场检验,避免重蹈部分新势力车型的 “续航虚标” 问题。
四、政策与用户权益
- 补贴政策
- 购置税减免:2025 年增程式车型仍可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单车最高减免 3 万元),2026 年起减半征收。
- 地方补贴:如合肥、海南等地提供充电费用补贴(最高 1600 元)、置换补贴(最高 1.8 万元),进一步降低购车成本。
- 用户权益
- 智能驾驶权益:2025 年下定用户可享受 HAD 增强版(含高速领航、城市 NOA)终身免费使用权。
- 生态拓展:支持米家设备无感上车,如车载香氛机、对讲机等硬件可通过预留接口即插即用。
五、总结与展望
小米增程 SUV “昆仑” 的推出,是小米汽车完善产品矩阵、争夺家庭用户市场的关键一步。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性价比、生态整合和智能化体验,若能在 2026 年上市时兑现 400 公里纯电续航、20 万元级定价及可靠的增程技术,有望在理想、问界主导的增程市场中撕开缺口。不过,产能爬坡、技术验证及品牌溢价提升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于消费者而言,若注重长续航、大空间和智能生态,小米增程 SUV 值得关注;若追求品牌豪华感或成熟的智驾系统,理想 L6、问界 M7 仍是更稳妥的选择。建议持续关注 2025 年下半年的官方预售信息及媒体实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