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目前已搭载自动驾驶功能,其核心系统为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覆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停车场等多场景。以下是具体细节:
一、自动驾驶功能与技术配置
- 系统定位与能力
Xiaomi HAD 属于L2 级辅助驾驶系统,支持从停车位启动到目标停车场的全程无缝衔接体验。其功能包括:
- 高速 NOA:自动变道、超车、应对施工路段(需提前学习路线)。
- 城市道路辅助:识别红绿灯、行人、非机动车,处理复杂路口。
- 智能泊车:支持记忆泊车、遥控泊车,可自动寻找车位并完成泊车。
- 端到端体验:通过用户驾驶数据训练,实现拟人化轨迹规划,减少急加速 / 刹车,提升通行效率。
- 硬件与软件
- 传感器:配备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及超声波雷达,实现 360 度环境感知。
- 算力平台:搭载 NVIDIA Orin 芯片,算力达 508TOPS,支持实时数据处理与决策。
- 数据驱动:通过用户驾驶数据优化算法,提升无图场景下的通行能力。
二、使用条件与安全机制
- 启用门槛
用户需完成1000 公里以上的安全智驾里程(含 ACC/LCC/ 高速 NOA),并预先学习停车场路线,方可使用 HAD 功能。
- 安全提示
- 小米明确强调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必要时及时接管。
- 事故案例显示,小米 SU7 在使用 NOA 功能时曾因施工路段障碍物识别不足导致碰撞,引发对智驾系统可靠性的讨论。
- 应急管理部指出,市售车辆的智驾功能均属 L2 级,驾驶员仍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三、法规与地域限制
- 政策合规
- 中国现行法规将 L2 级辅助驾驶定义为 “辅助系统”,要求驾驶员全程控制车辆。
- 小米 HAD 功能需符合《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未涉及 L3 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
- 地域覆盖
- 福州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城市,已开放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如百度 “萝卜快跑”),但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尚未明确在该地区的特殊支持。
- 小米 HAD 的城市道路辅助功能目前仅在部分城市开放,具体覆盖范围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四、技术合作与未来规划
- 自研与合作
- 小米 HAD 以全栈自研为主,未直接采用百度 Apollo 等第三方方案。
- 此前投资几何伙伴、深动科技等企业,强化传感器与算法能力。
- OTA 升级
通过软件更新持续优化功能,例如新增车道居中辅助增强版(LCC-Pro)、提升泊车效率等。
五、总结与建议
- 功能存在性:小米汽车具备 L2 级自动驾驶功能,支持多场景辅助驾驶。
- 使用注意:需遵守法规,保持注意力,避免依赖系统处理极端情况。
- 安全争议:事故案例提示智驾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可能存在局限性,用户需谨慎评估风险。
-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迭代与法规完善,小米或逐步向更高阶自动驾驶迈进。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车型的配置细节或本地服务覆盖情况,建议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咨询官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