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配置与性能
1. 车型与价格
- 标准版:2025 款起售价 21.59 万元,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CLTC 续航 628km,适合城市通勤。
- Ultra 版:顶配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2.1 秒,CLTC 续航 630km,配备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和空气悬架。
- 市场定位:主打中高端纯电市场,与特斯拉 Model 3(23.19 万起)、比亚迪汉(17.58 万起)形成竞争。
2. 智能驾驶与车机系统
- 硬件:搭载英伟达 Drive Orin 芯片(508TOPS 算力),配备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支持高速 NOA、城市领航辅助及自动泊车。
- 软件:Xiaomi HyperOS 系统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2025 年 OTA 1.5.5 版本新增离车泊车、环岛通行等功能,但部分用户反馈复杂路况下变道逻辑仍需优化。
3. 动力与续航
- 标准版:单电机 220kW,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支持 7kW 慢充,0-100km/h 加速 5.28 秒。
- Ultra 版:三电机 1138kW,93.7kWh 三元锂电池,800V 高压平台,480kW 超充 18 分钟补能 10%-80%。
- 实际表现:用户实测冬季续航衰减约 30%,但热泵空调和电池预加热技术可缓解影响。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1. 销量与口碑
- 销量:2024 年累计销量 13.68 万辆,2025 年 3 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台,订单排队 6-7 个月。
- 质量:中保研安全测试全优,车质网 2025 年 Q1 新能源质量榜亚军,电池质保政策优于行业标准(首任车主终身质保)。
- 争议:早期出现 “断轴” 风波(后证实为外力导致),部分用户反馈智驾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稳定性不足。
2. 用户评价
- 优势:动力强劲、充电速度快、智能生态整合(小米手机互联)、自动泊车实用。
- 短板:冬季续航缩水、内饰豪华感不足、售后服务网络待完善。
三、本地化服务与充电网络
1. 东莞地区布局
- 直营店:华南 mall 体验店(万江街道)、高埗交付中心(高昌路 6 号),提供试驾、交付及售后支持。
- 充电桩:东莞全市覆盖超 3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蔚来、小鹏、理想合作网络),小米充电地图实时查询,超充桩 15 分钟补能 220km。
2. 售后服务
- 质保:电池 8 年 / 16 万公里质保,首任车主终身免费维修(非营运)。
- OTA 升级:平均每月一次系统更新,优化智驾逻辑和用户体验。
四、竞品对比与选购建议
车型 | 价格(万元) | 续航(CLTC) | 智驾功能 | 核心优势 |
---|---|---|---|---|
小米 SU7 Ultra | 52.99-81.49 | 630km | 全场景 NOA、激光雷达 | 性能最强、生态整合 |
特斯拉 Model 3 | 23.19-33.19 | 713km | Autopilot(需付费 FSD) | 品牌溢价、充电网络 |
比亚迪汉 | 17.58-33.18 | 605km(纯电) | DiPilot 3.0 | 性价比、插混版无续航焦虑 |
小鹏 P7+ | 18.68-26.68 | 725km | XNGP(城市 NGP 免费) | 智驾成熟度、舒适性配置 |
选购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选 Ultra 版,纽北赛道级动力和空气悬架。
- 预算有限:标准版 21.59 万起,满足日常通勤和基础智驾需求。
- 注重品牌与保值率:特斯拉 Model 3 仍是稳妥选择。
- 家庭用户:比亚迪汉插混版兼顾油耗与续航。
五、未来展望
小米 SU7 的市场表现印证了其 “高性价比 + 智能化” 策略的成功,但作为新势力品牌,仍需在品控、售后网络及品牌认知度上持续发力。2025 年计划推出的 SUV 车型 YU7(预计 6-7 月上市)或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对于消费者而言,SU7 是一款适合科技爱好者和小米生态用户的车型,但若追求传统豪华品牌的稳定性,可考虑竞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