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 Ultra:性能与科技的巅峰
1. 性能表现:刷新量产车极限
- 动力系统:搭载小米自研的超级三电机系统(前 V6s 电机 + 后双 V8s 电机),综合最大功率达 1135kW(约 1548 马力),峰值扭矩 2320N・m,官方 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不含起步时间),实测成绩为2.36 秒,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S(2.6 秒)等千万级超跑。
- 极速与续航:最高时速可达359km/h,CLTC 工况续航为800 公里,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高功率电池包,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15 分钟可补能 500 公里。
- 赛道成绩:2024 年 10 月以6 分 46 秒 874的圈速刷新纽北赛道四门量产车纪录,随后在珠海、上海等国内赛道多次夺冠,被誉为 “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
2. 智能驾驶:全场景辅助系统
- 硬件配置:配备 1 颗激光雷达、11 个高清摄像头、3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算力平台由两颗英伟达 Orin-X 芯片(总算力 508TOPS)与骁龙 8295 车机芯片组成。
- 功能覆盖:支持城市领航辅助(NOA)、端到端代客泊车、自动变道博弈等,已在北上广深等十城开放城市道路智驾功能,复杂路况处理能力接近人类驾驶员。
3. 豪华与科技的融合
- 内饰设计:采用碳纤维方向盘、运动座椅(带 Ultra 专属刺绣)、56 英寸 AR-HUD 抬头显示,配合小米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五屏联动(中控屏、仪表屏、HUD、后排平板)和跨设备无感互联。
- 生态联动:深度整合米家智能家居,可语音控制家中设备,地理围栏功能支持自动激活 “回家模式”。
4. 价格与市场反馈
- 售价:52.99 万元起,相比预售价降低 28.5 万元,性价比远超同级别竞品(如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起售价 183.8 万元)。
- 销量与口碑:2024 年上市 9 个月累计锁单 24.8 万辆,交付超 13.5 万辆;专业媒体评测称其 “质量七年来最佳”,用户评价集中在加速性能、智能体验和生态联动。
二、其他车型对比:满足不同需求
1. 小米 SU7 Max(29.99 万元)
- 性能:双电机四驱系统,0-100km/h 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 公里,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
- 配置:标配激光雷达、Xiaomi Pilot Max 智驾系统,支持城市 NOA 和自动泊车,适合追求性能与智驾的用户。
2. 小米 SU7 Pro(24.59 万元)
- 续航: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830 公里,搭载神行电池,充电 15 分钟补能 358 公里。
- 智驾:配备激光雷达和 Xiaomi Pilot Pro 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和基础自动泊车,性价比突出。
3. 小米 YU7(预计 2025 年 6 月上市)
- 定位:首款纯电 SUV,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搭载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691 马力),CLTC 续航 820 公里。
- 亮点:采用承载式车身、碳化硅电控技术,支持 UWB 数字钥匙和车家互联,适合家庭用户和注重空间的消费者。
三、选购建议:根据需求选择
- 极致性能与科技:首选SU7 Ultra,其赛道级性能和全场景智驾系统在 50 万级市场无出其右。
- 均衡性价比:SU7 Max以 29.99 万元提供接近超跑的加速能力和高阶智驾,适合预算有限但追求性能的用户。
- 长续航与实用性:SU7 Pro的 830 公里续航和 24.59 万元售价,适合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
- 未来期待:若等待 SUV 车型,YU7的空间和智能化配置值得关注,但需留意 2025 年 6 月后的交付进度。
四、市场与行业影响
小米 SU7 Ultra 的推出不仅重塑了国产高端电动车市场格局,更以 “性能 + 科技 + 性价比” 的组合对传统豪华品牌(如 BBA)和新势力(如蔚来、小鹏)形成冲击。其 52.99 万元的定价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而配置和性能却更胜一筹,被业内视为 “豪华车新标准的颠覆者”。随着小米产能提升(2025 年目标交付 30 万辆)和超充网络扩张,SU7 系列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国产高端电动车的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