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有车型均为纯电动
- SU7 系列:技术标杆与市场主力
小米首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3 月上市,定位 C 级高性能纯电轿车,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其核心技术包括:
- 电池与续航:标准版搭载磷酸铁锂电池(CLTC 700 公里),Pro/Max 版采用三元锂电池(CLTC 800-830 公里),2025 款升级版更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续航突破 900 公里。
- 动力性能:后驱版零百加速 5.28 秒,四驱版达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配备碳化硅高压平台和小米自研超级电机 V6s。
- 智能化配置:Xiaomi Pilot 3.0 系统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法规开放后 OTA 解锁),800V 超充技术实现充电 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
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成为 30 万级纯电市场的爆款。
- YU7:纯电轿跑新旗舰
2025 年上海车展发布的 YU7 定位中型智能轿跑,采用 “流体雕塑” 设计,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其核心亮点包括:
- 续航与充电:CLTC 续航 850 公里,支持 480kW 超充(充电 5 分钟增加 300 公里)。
- 智能驾驶:X-Pilot 4.0 系统配备 4 颗激光雷达和 8 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城市 NOA 功能覆盖 45 个城市。
- 生态融合:车机系统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深度互联,支持语音控制家居设备。
- SUV 车型 “昆仑”:纯电与增程并行
2025 年底计划发布的中大型纯电 SUV “昆仑”,基于摩德纳纯电平台打造,续航超 700 公里,配备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功能。而代号 “昆仑” 的增程版 SUV 预计 2026 年推出,采用 1.5T 增程器,纯电续航或达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200 公里。
二、未来布局:增程式混动加入
- 技术路线调整
小米在 2025 年透露,未来三年内将发布三款新车,其中两款为纯电车型,另一款为混合动力车型。增程技术成为重点方向,已启动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招聘,并与博世合作开发 IPB 2.0 制动系统。
- 市场策略考量
增程式混动的引入旨在解决纯电车型在北方市场的冬季续航衰减问题,同时切入 30-40 万中大型混动 SUV 赛道(如理想 L7、问界 M7)。据测试,小米增程车型在 - 10℃环境下真实续航达成率表现优异,综合油耗 5.2L/100km,或成为北方市场的突破口。
- 成本与盈利平衡
增程式混动可降低对大容量电池的依赖,配合自研增程器与电控系统,预计成本结构优于纯电车型。若增程 SUV 首年交付 8 万辆,按 35 万元均价测算,毛利率可达 25%,贡献超 50 亿元毛利。
三、燃油车可能性:暂无明确计划
尽管有非权威来源提及 “SU7 燃油版”,但小米官方从未发布相关信息。从战略布局看,小米明确聚焦新能源领域,其北京工厂二期规划年产能 50 万辆,全部用于电动车生产。此外,雷军多次强调 “小米汽车是科技公司造车,而非传统车企”,燃油车与品牌定位不符。
总结
当前(2025 年 4 月):小米在售车型(SU7、YU7、昆仑纯电版)均为纯电动车,技术路线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锂及麒麟电池,智能化配置领先。
未来(2026 年起):增程式混动车型将逐步上市,填补纯电车型在长途出行和低温环境下的短板,但燃油车仍无计划。
用户选择建议:若追求极致性能与智能化,可选 SU7 或 YU7;若需兼顾续航与补能灵活性,可关注 2026 年推出的增程 SU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