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落地与市场表现
- 价格与配置
小米 SU7 提供后驱、四驱两种动力版本,共 4 款车型,官方指导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以蚌埠地区为例,2025 款后驱长续航智驾标准版落地价约 22.33 万元(含保险、上牌等费用),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落地价约 30.99 万元。安徽地区近期有最高 1 万元的购车优惠,合肥部分店铺让利达 1.4 万元,实际购车成本可进一步降低。
- 产能与交付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采用双班生产模式,年产能提升至 35 万辆,二期工厂计划 2025 年投产,届时总产能将达 50 万辆。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单月交付量超 2.9 万辆,订单积压量约 15 万辆,呈现 “供不应求” 态势。
- 市场定位与竞品对比
小米 SU7 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3,在价格、配置、智能驾驶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
- 价格优势:入门版比 Model 3 低 3 万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空气悬架等高端配置。
- 性能参数:双电机版零百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70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补能 400km)。
- 智能驾驶:搭载双 Orin-X 芯片 + 激光雷达,支持城市 NOA(全国可用),AEB 最高刹停速度 120km/h,优于特斯拉 HW4.0 纯视觉方案。
二、技术亮点与创新
- 三电系统
- 电池: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磷酸铁锂)和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支持 - 30℃低温预热,冬季续航衰减率较竞品低 15%。
- 电机:后驱版电机最大功率 220kW,四驱版综合功率 495kW,动力响应速度 0.1 秒。
- 智能驾驶
- 硬件配置:11 摄像头 + 12 超声波雷达 + 1 毫米波雷达,算力 508TOPS,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遥控泊车等功能。
- 软件升级:2024 年 12 月推送 HyperOS 1.4.5 版本,新增施工区域识别、转向灯自动关闭、遥控智能泊出等功能,复杂路况处理能力提升。
- 智能座舱
- 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连续语音交互、方言识别、米家设备互联(如远程控制家中空调、窗帘)。
- 生态整合:与蔚来、小鹏、理想合作充电网络,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查询合作场站忙闲状态、电价等信息。
三、用户服务与售后保障
- 销售网络
蚌埠地区用户可前往小米之家银泰城专卖店(地址:蚌埠市蚌山区延安路 1259 号银泰城 1 楼)体验实车,或通过小米汽车 APP 在线下单。全国 70 + 城市已布局线下服务中心,提供试驾、交付、维修等一站式服务。
- 售后服务
- 质保政策: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质保,三电系统 8 年 / 16 万公里质保,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
- 道路救援:7×24 小时免费救援(含事故拖车、搭电、换胎),支持上门取送车维修。
- 充电网络:接入全国 90% 第三方充电桩(如特来电、星星充电),蚌埠市区有 11 座公共充电站(如东海大道 3850 号国网充电站)。
四、争议与挑战
- 安全事故回应
2025 年 3 月安徽高速事故中,小米 SU7 因未识别施工路障导致碰撞起火,造成 3 人死亡。小米官方回应称,AEB 功能目前不支持识别锥桶、水马等障碍物,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事件导致小米股价短期下跌 21%,但小米承诺将配合警方调查,并优化智能驾驶系统。
- 品牌信任度
作为新势力车企,小米汽车在品牌溢价、二手车保值率(预估 58%)等方面仍落后于特斯拉(68%)。但凭借高性价比和生态优势,小米正快速积累用户口碑。
五、未来规划
- 新车型布局
第二款车型 YU7 SUV 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CLTC 续航 820km,双电机四驱版最大功率 508kW,预售价或 35 万 - 45 万元。
- 技术迭代
小米 SU7 Ultra(预售价 81.49 万元)已开启交付,搭载激光雷达 + Orin-X 芯片,支持城市领航辅助,目标成为 “纽北最快四门电车”。
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 “高配低价” 策略快速打开市场,SU7 凭借智能驾驶、续航能力和生态整合,成为 20 万级纯电轿车的有力竞争者。尽管面临安全争议和品牌挑战,但小米的产能提升、技术迭代和服务网络扩展,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议蚌埠用户前往本地小米之家试驾体验,并关注官方促销活动以获取最优购车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