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协议支持
- 小米私有协议
- TurboCharge 90W:专为小米 / 红米手机优化,例如红米 K70 Pro 实测可达到约 78.56W 功率。
- UFCS 融合快充:兼容华为、OPPO 等支持 UFCS 协议的设备,最高支持 33W 高功率快充。
- 行业主流协议
- USB-PD 3.0:支持 20V/1.65A(33W)固定档位,可为 MacBook Pro 等设备提供 31.82W 充电功率。
- QC3.0/4+:兼容高通快充设备,如部分安卓机型可触发 QC 快充。
- 华为 SCP/FCP:通过 POWER-Z 实测确认支持 SCP(2.5-5V/5A)和 FCP(9V/2A),适配华为中高端机型。
- 三星 AFC:兼容三星 Galaxy 系列的 AFC 快充协议。
- 基础协议
- DCP:USB-A 接口仅支持 5V/2A 固定输出,适用于低功率设备。
- Apple 2.4A:为 iPhone、iPad 等苹果设备提供优化充电。
接口性能与兼容性
- USB-C 接口:
- 单口输出时支持最高 90W 私有快充,同时兼容 PD 33W、UFCS 33W 等协议。
- PDO 报文显示支持两组私有 PPS 电压(3.6-11V/6.1A、3.6-20V/4.5A),可灵活适配不同设备需求。
- USB-A 接口:
- 固定 5V/2A 输出,仅支持基础充电协议,适合耳机、智能手表等低功耗设备。
版本差异与注意事项
- 新旧款区别
- 新款(MDY-16-ER)相比老款(如 CC07ZM)新增 UFCS 协议支持,但 PD 协议档位从 7 档精简为 4 档,最高 PD 输出功率从 45W 降至 33W。
- 小米手机用户建议优先选择新款,可激活更高功率的私有快充;其他品牌用户需注意 PD 功率可能受限。
- 实际表现验证
- 给小米 13 Ultra 充电时,C 口可稳定输出约 66.76W 功率,接近原装充电器体验。
- 给华为 Mate 系列手机充电时,SCP 协议可触发约 22.5W 快充,优于普通 PD 协议。
- 安全与适配
- 支持 12V/24V 宽幅输入,适配主流车型点烟器接口,内置多重保护(过压、过热、短路)。
- 随机附赠 6A C to C 线材,可完整释放 100W 功率,避免第三方线材导致的协议握手失败。
总结
小米 100W 车充在协议兼容性上表现全面,尤其对小米生态设备和 UFCS 协议机型有显著优势。若需为华为、三星等非小米设备快充,建议优先使用 USB-C 接口并确认设备支持对应的协议。对于 MacBook 等 PD 设备,33W 功率虽低于部分竞品,但仍能满足基本需求。购买时需注意型号差异,新款 MDY-16-ER 在跨品牌快充体验上更具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