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激光雷达供应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16:26:57 浏览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激光雷达供应商主要为禾赛科技(Hesai Group),其核心产品AT128 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已批量搭载于小米 SU7 的高阶智驾版本(Pro 版和 Max 版)。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一、供应商与产品技术细节


  1. 禾赛科技与小米的合作
    小米 SU7 的 Pro 版和 Max 版均采用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这是双方深度定制的合作成果。该激光雷达采用 “瞭望塔式” 布局,集成于车顶,通过独特的 “鹅卵石” 设计将高度降低 2mm,风阻系数减少 4counts,实现了美观与性能的平衡。
    • 技术参数
      • 128 线扫描:内部集成 128 个独立 VCSEL 激光器,每秒可输出 153 万点云数据,探测距离达 200 米,具备超高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
      • 场景适应性:支持全场景辅助驾驶,尤其在夜间、雨雾等恶劣环境下,能提供稳定的三维感知数据,弥补纯视觉方案的不足。

    • 量产能力:AT128 已获得 16 家主机厂和 Tier-1 客户的 60 多个车型定点,累计交付超 30 万台,是市场上少数经过用户实际验证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

  2. 其他潜在供应商
    目前公开信息中,速腾聚创(RoboSense)华为并未直接出现在小米汽车的供应商名单中。尽管速腾聚创在 2024 年中国市场份额领先(51.5 万台),华为也通过问界等车型实现高装机量,但小米 SU7 的激光雷达供应链仍以禾赛为主。

二、车型配置与市场影响


  1. 小米 SU7 的激光雷达搭载情况
    • 版本差异
      • 标准版:未配备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依赖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事故案例显示其在复杂环境下存在感知局限。
      • Pro 版 / Max 版:标配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结合 NVIDIA Orin 芯片,支持高阶智驾功能(如自动泊车、高速领航等)。

    • 市场反馈:2024 年小米 SU7 全年交付 13.68 万台,其中 Pro 版和 Max 版占比约 73%,推动禾赛科技为小米配套的激光雷达数量达 10.07 万颗,占禾赛全年 ADAS 交付量的 22%。

  2. 行业趋势与技术路线
    • 激光雷达普及化:小米 SU7 事故后,市场对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激光雷达从 “成本选项” 逐渐成为 “安全刚需”。2024 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标配量突破 150 万台,禾赛、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四大供应商占据 95% 以上市场份额。
    • 技术路线分化:特斯拉、小米标准版等仍坚持纯视觉方案,而蔚来、理想、鸿蒙智行等 80% 以上品牌采用激光雷达 + 多传感器融合路线,禾赛和速腾聚创成为主要受益者。


三、供应链与产业生态


  1. 禾赛科技的市场地位
    作为全球首家实现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禾赛 2024 年营收 20.8 亿元,交付量超 50 万台,其中 ADAS 激光雷达占比 91%。除小米外,其核心客户还包括理想汽车(23.8 万台配套)、极氪、路特斯等。
  2. 小米的供应链策略
    • 深度绑定头部供应商:除禾赛外,小米 SU7 的供应商还包括华域视觉(车灯)、宁德时代(电池)等,体现其 “技术平权” 和生态协同战略。
    • 成本控制:禾赛 AT128 通过垂直整合(自建产线、自研芯片)降低成本,支撑小米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 24.59 万元的车型(SU7 Pro)。


四、未来展望


  1. 技术迭代
    禾赛计划推出更高性能的 FT120 激光雷达,支持城市道路的 L4 级自动驾驶;小米也可能在后续车型(如 SU7 Ultra)中升级激光雷达配置,进一步提升智驾能力。
  2. 市场竞争
    速腾聚创通过低价策略(如 MX 系列)加速渗透 15 万元以下车型,华为则依托鸿蒙生态扩大份额,禾赛需持续创新以巩固优势。

总结


小米汽车的激光雷达供应链以禾赛科技为核心,AT128 激光雷达的定制化设计和量产能力为其高阶智驾功能提供了关键支撑。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市场竞争加剧,激光雷达供应商的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