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热管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23:42:37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以 “冬季电车之王” 为目标,通过多项创新技术解决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衰减、充电慢、座舱舒适性差等核心痛点。以下从技术架构、实际表现、生态整合及未来规划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架构:全链路热管理创新


1. 双模热泵技术:行业首创的冷暖平衡


小米 SU7 采用直接式 + 间接式双模热泵,整合冷媒与冷却液两种媒介,实现 - 30℃极端低温下的高效制热。直接式热泵通过内置冷凝器直接为座舱供热,传热效率提升 30%;间接式热泵则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同时满足电池加热与座舱供暖需求。
  • 极端低温性能:在 - 15℃ CLTC 工况下,无需开启 PTC 加热器即可维持座舱舒适温度;-20℃时仍能从空气中吸热,补充座舱热能。
  • 能效优势:相比传统热泵,双模热泵在 - 10℃环境下的制热效率提升 40%,冬季空调能耗降低 35%。

2. 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电池升温效率翻倍


通过电驱堵转产热、压缩机余热、PTC 加热的协同作用,小米 SU7 实现了最高 18kW 的电池加热功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2 倍。热量传递路径分为四步:
  1. 电驱产热:电驱堵转控制算法提升产热效率,快速加热冷却液;
  2. 压缩机接力:优化压缩机转速与压力调节,叠加电驱热量;
  3. 水冷冷凝器传递:将热量转移至加热器回路;
  4. 九通阀串联:热量进入电池回路,实现双面换热设计。

  • 充电速度:在 - 10℃环境下,快充时间较竞品缩短 20%,10 分钟内电池温度可从 - 10℃升至 25℃。

3. 124 级电池温控算法:精准调节能耗


传统车企多采用固定温度开关或 10 级加热策略,而小米 SU7 根据电池温度、SOC 状态及加热需求,动态调整 124 级加热策略。例如,在低 SOC 时优先提升电池活性,高 SOC 时降低加热功率以减少能耗。
  • 能耗优化:通过精准控制,冬季电池加热能耗降低 15%,续航达成率提升 8%。

4. 湿度平衡 AI 技术:除雾与节能的平衡


实时监测车内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环境温度,智能切换内外循环。在保证车窗不起雾的前提下,减少外循环比例,降低座舱热量流失。例如,高速行驶时利用电机余热供暖,减少空调制热负荷。
  • 舒适性提升:相比竞品,冬季空调制热频率降低 25%,座舱湿度波动控制在 ±5% 以内。

二、实际表现:冬季性能标杆


1. 续航达成率领先


  • -7℃环境:CLTC 工况续航达成率 70.2%,优于 Model 3 焕新版(62.1%)。
  • -15℃环境:续航达成率 47.5%,百公里能耗 27.14kWh,优于极氪 001(32.5kWh)。

2. 充电效率突出


  • -10℃快充:从 10% 充至 80% 仅需 25 分钟,较行业平均时间缩短 10 分钟。
  • -30℃极端环境:电池加热功率仍可维持 12kW,保障充电速度。

3. 座舱舒适性优化


  • 全系标配: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三挡可调 + AUTO 模式)、车载冰箱(35-50℃制热)。
  • 除雾效率:湿度平衡 AI 算法使前挡风玻璃起雾时间延迟 50%,且能耗降低 18%。

三、生态整合:小米 IoT 的深度联动


1. 跨设备协同


  • 手机 APP:远程预冷 / 预热座舱,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温度。例如,通过小米手环检测用户体温,动态调整座椅加热挡位。
  • 智能家居:与小米空调、空气净化器联动,车辆到家前自动开启室内温控,实现 “车 - 家” 能源优化。

2. 硬件集成


  • 车载冰箱:支持 - 5℃至 50℃宽温调节,冬季可加热饮品,提升座舱体验。
  • 电池预加热:充电时利用外部电源为电池预热,减少行驶时的能耗。

四、未来规划:技术迭代与可持续发展


1. 下一代技术方向


  • R290 冷媒热泵:小米内部已完成 R290 热泵研发,能效比传统方案提升 15%,但因供应链成熟度问题暂未量产。
  • AI 预测算法:结合导航数据与气象信息,提前调整热管理策略,例如预测山路行驶时的电池散热需求。

2. 可持续发展


  • 低碳材料:电池包采用 165 片气凝胶隔热材料,可抵抗 1000℃高温,减少热失控风险的同时降低重量。
  • 回收体系:热管理系统部件可拆解回收,电池包采用 “电芯倒置技术”,热失控时能量向下释放,提升安全性。

总结


小米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双模热泵、三热源加热、124 级温控算法等技术,在冬季续航、充电速度、座舱舒适性等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其核心优势在于技术整合能力(如跨设备协同)与场景化创新(如湿度平衡 AI),而未来的 R290 热泵与 AI 预测算法将进一步巩固其竞争力。对于用户而言,小米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电动车冬季痛点,更通过生态联动提升了整体体验,体现了 “硬件 + 软件 + 服务” 的全链路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