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推出任何燃油车型,其产品线目前完全聚焦于新能源领域。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分析:
一、当前在售车型均为纯电动
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SU7 系列(2024 年 3 月上市)全系为纯电动车,共有三款配置: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CLTC 续航 700 公里,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
- 后驱 Pro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4.59 万元):续航提升至 830 公里,支持高阶智能驾驶。
- 四驱 Max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9.99 万元):双电机四驱,续航 800 公里,配备激光雷达和双 Orin 芯片。
这些车型均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和自研碳化硅电控技术,充电 10 分钟可补能 400 公里(配合小米自建超充桩)。
二、2025 年新车规划仍以电动化为主
根据官方信息,小米汽车 2025 年的重点车型包括:
- SU7 Ultra(3 月上市):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1138kW,0-100km/h 加速 1.98 秒,CLTC 续航 600 公里,定位超高性能纯电轿跑。
- YU7(6-7 月上市):纯电中型 SUV,轴距 3000mm,双电机最大功率 508kW,续航超 700 公里,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增程 SUV “昆仑”(2025 年底发布):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支持纯电续航 200 公里以上,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定位家庭用户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的技术研发方向(如四电机驱动、全主动悬架、线控底盘)均围绕电动化展开,未提及燃油车相关技术。
三、关于 “燃油版 SU7” 的传闻与澄清
近期网络上出现关于 “小米 SU7 燃油版” 的讨论,但经核实,这些信息存在误导性:
- 虚构内容:部分自媒体发布的 “SU7 Ultra 燃油版” 试驾文章明确标注为 “虚构车型”,其描述的 2.0T 发动机、10AT 变速箱等配置与小米汽车的技术路线不符。
- 信息误传:淘宝百科网等非权威平台的文章将增程式动力误解为 “燃油车”,但增程式车型本质上仍以电驱动为主,燃油仅用于发电。
- 官方声明:小米汽车公关部明确表示 “所有车型均为新能源”,未提及燃油车计划。
四、小米汽车的战略定位与行业趋势
- 技术路线选择: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曾公开表示,“电动化是未来十年汽车行业的核心赛道”,并强调小米将聚焦纯电和增程式技术。
- 市场布局:小米已与理想、蔚来、小鹏等品牌达成充电网络合作,覆盖超 126 万充电桩,同时自建超充站(2025 年目标 500 座),显示其对新能源生态的深度投入。
- 行业背景: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如中国、欧盟)均在加速淘汰燃油车,小米作为新进入者,选择避开传统燃油车领域的红海竞争,符合行业趋势。
五、未来是否可能推出燃油车?
从现有信息看,小米汽车短期内推出燃油车的可能性极低:
- 政策限制:中国已实施严苛的国六 B 排放标准,燃油车研发成本激增,且需向传统供应商支付高额专利费。
- 技术积累:小米在燃油发动机、变速箱等领域缺乏技术储备,其研发资源主要投入电动化和智能化。
- 市场需求: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 年中国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 18%,而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40%,小米更倾向于满足主流市场需求。
若未来小米调整战略,可能会通过增程式或插电混动车型(如 2026 年规划的 “昆仑”)覆盖部分对燃油有依赖的市场,但传统燃油车概率极小。
总结
小米汽车目前没有燃油车型,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其产品矩阵将继续以纯电和增程式新能源车型为主。消费者若对燃油车感兴趣,建议关注其他品牌;若偏好智能电动车,小米 SU7 系列及即将上市的 YU7、昆仑等车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