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车型定位与核心配置
小米 SU7 定位为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主打智能驾驶与生态互联体验。其核心配置包括:
- 动力系统:搭载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 V6s 及碳化硅高压系统,标准版后驱车型续航 700 公里(CLTC),四驱 Max 版续航 800 公里,零百加速 2.78 秒。2025 年 2 月推出的SU7 Ultra更是搭载三电机驱动系统,零百加速仅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成为国产性能标杆。
- 智能驾驶:配备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顶配车型搭载激光雷达,未来可通过 OTA 升级至高阶自动驾驶。
- 智能座舱:采用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内置澎湃 HyperOS 系统,支持手机与车机无缝连接、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等生态功能。
- 设计与安全:车身尺寸 4997×1963×1440mm,轴距 3000mm,提供 10 种外观配色。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和铝合金材质,电池防护达到 IP68 级别,支持哨兵模式等安全功能。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与交付: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交付量达 18 万辆,未交付订单仍有 18 万份,月产能约 3 万辆,需半年时间消化积压订单。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 2.9 万辆,位居新势力第四名。
- 用户评价:
- 优点:隔音效果优秀、智能化体验流畅(如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安全性高(事故中人员伤亡率低)、保值率颠覆行业认知(二手车商报价仅比官网低 5000 元)。
- 缺点:存在后视镜故障、摄像头遮挡提示等小问题,部分地区售后门店不足,维修需跨城。
三、2025 年新动态与未来规划
- 新车型:
- 小米 YU7: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搭载双电机(总功率 508kW),CLTC 续航超 1000 公里,起售价或低于 30 万元。
- SU7 Ultra:高性能版本已上市,售价 52.99 万元起,纽北限量版达 81.49 万元,配备碳纤维套件、赛道座椅等,专为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设计。
- 产能与目标: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 月投产,全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SU7 Ultra 和 YU7 将成为主力车型。
- 技术升级:800V 高压快充、固态电池等技术正在研发中,未来车型将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和续航能力。
四、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小米 SU7 的供应链覆盖电池、底盘、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
- 电池:标准版搭载弗迪磷酸铁锂电池,Pro 版和 Max 版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Ultra 版使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 底盘与结构件:万向钱潮提供悬架和制动系统,祥鑫科技供应电池包结构件,模塑科技生产车身装饰件。
- 智能驾驶:与 Mobileye 合作开发高阶智驾方案,激光雷达供应商为禾赛科技。
五、竞品与市场竞争
小米 SU7 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 特斯拉 Model 3:品牌影响力强,但小米 SU7 在价格(起售价低约 5 万元)和生态互联上更具优势。
- 阿维塔 06:2025 年 4 月上市的中型轿车,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激光雷达,起售价 19.19 万元,与小米 SU7 形成直接竞争。
- 蔚来 ET5:主打换电和服务,但小米 SU7 在性价比和产能上更具潜力。
总结
小米 SU7 凭借 “高性价比 + 生态互联” 的差异化策略,成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其销量增长迅速,但产能瓶颈和售后网络不足仍是当前挑战。随着 2025 年新车型的推出和工厂扩建,小米汽车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国产智能电动车的重要玩家。对于消费者而言,SU7 适合追求科技感、注重生态体验的用户,而 SU7 Ultra 和 YU7 则为性能爱好者和家庭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