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布局广泛而深入,覆盖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智能生态、充电网络等多个关键环节。以下是其主要合作伙伴及合作领域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零部件与动力系统
- 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Max/Pro 车型提供三元锂电池(101kWh),并合作开发超电子通路技术,显著提升电芯输出功率,助力小米 SU7 刷新纽伯格林北环赛道四门电动车最快圈速记录。
- 比亚迪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标准版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形成双供应商策略以保障产能和成本平衡。
- 其他合作方:中创新航、珠海冠宇、蜂巢能源等企业参与电池组件及技术创新,推动电池轻量化和安全性提升。
- 驱动与电控系统
- 汇川技术:控股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为小米 SU7 提供驱动电机,联合研发 V6s/V8s 电机,支持高功率输出。
- 联合电子(博世参股):供应驱动电机控制器,与博世合作优化电控系统效率。
- 威孚高科:参与电控系统研发,提升车辆能源管理能力。
二、智能驾驶与座舱
- 自动驾驶技术
- 光庭信息:作为核心合作伙伴,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服务、全域全栈解决方案及高精度地图适配,支持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
- 英伟达:Orin 芯片为高阶智驾提供算力支持,搭配激光雷达实现复杂场景感知。
-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供应商,首款车型采用其混合固态雷达 AT128,探测距离达 300 米。
- 大陆芯智驾 & 几何伙伴: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芯片及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提升 ADAS 功能可靠性。
- 智能座舱与芯片
- 高通:骁龙 8295 芯片用于智能座舱,支持多任务处理和 AI 交互,保障系统流畅性。
- 英飞凌:供应碳化硅(SiC)芯片和微控制器,提升功率转换效率和车辆能效。
- 德赛西威:独家供应 16.1 英寸 OLED 屏及芯片模组,集成澎湃 OS 实现车机互联。
- 华阳集团:提供 HUD 抬头显示,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适配,增强驾驶信息可视化。
三、生产制造与零部件
- 代工与生产
- 北汽越野车公司:作为代工方,负责小米汽车的整车生产,依托其制造经验确保产能和品控。
- 拓普集团:供应空气悬架、底盘部件,联合开发闭式空气弹簧系统,提升车辆舒适性和操控性。
- 华域汽车:提供车身零部件、内饰件、制动卡钳等,覆盖从结构到功能的全链条需求。
- 关键零部件
- 银轮股份:热管理系统独家供应商,优化电池和电机的温度控制。
- 蓝思科技:供应中控屏、仪表盘等精密部件,提升内饰品质和科技感。
- 保隆科技:胎压监测系统(TPMS)市占率国内第一,保障行车安全。
四、充电网络与生态合作
- 充电设施整合
- 18 家运营商联盟: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接入超 126 万根充电桩,覆盖 360 座城市及 6221 个服务区,支持即插即充和智能导航。
- 与蔚来、小鹏、理想共享网络:小米车主可使用蔚来 14,000 根充电桩、小鹏 9,000 根充电桩及理想 6,000 个充电站,实现跨品牌补能。
- 技术创新
- 600kW 液冷超充试点: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布局,5 分钟可补充 220km 续航,提升充电效率。
- 光储超充 + 车网互动(V2G):通过光伏储能削峰填谷,探索电动车反向供电模式,降低用户成本。
五、其他战略合作伙伴
- 软件与生态
- 腾讯:QQ 音乐和酷狗音乐提供车载音乐服务,支持杜比全景声和个性化推荐,丰富座舱娱乐体验。
- 苹果 Siri:2025 年 4 月宣布合作,实现跨生态语音控车,0.8 秒极速响应,支持 50 + 语言和自定义指令。
- 轻量化与材料
- 星源卓镁:开发镁合金支架,助力车辆减重,提升能效。
- 祥鑫科技:供应车身结构件,切入轻量化赛道,优化车辆性能。
六、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小米汽车通过多元化合作构建生态壁垒:
- 技术互补:如宁德时代的电池、英伟达的芯片、光庭信息的软件,形成 “硬件 + 算法 + 数据” 闭环。
- 资源整合:充电网络借力第三方运营商,快速覆盖全国,规避自建成本风险。
- 生态协同:与腾讯、苹果等企业合作,打通手机、家居与汽车的跨设备互联,提升用户粘性。
这些合作不仅加速了小米汽车的产品落地,也为其在智能化、电动化赛道的长期竞争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 L3 自动驾驶法规的完善和充电技术的迭代,小米需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自研能力,以应对华为等竞争对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