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及多家权威机构发布的 2024 年 11 月汽车销量数据,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 SU7在当月的销量表现亮眼,单月销量达到23,156 辆,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比亚迪汉(28,433 辆)。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小米汽车的月度销量纪录,也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
销量表现与市场地位
- 细分市场排名:
小米 SU7 在 11 月中大型轿车销量榜中位居第二,超过了奥迪 A6L(16,036 辆)、奔驰 E 级(14,126 辆)等传统豪华品牌车型,同时也领先于小鹏 P7+(6,950 辆)等新势力竞品。这一成绩反映了小米 SU7 在设计、智能生态和性价比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 新能源市场贡献:
11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50.5%,小米 SU7 作为纯电动车型,在其中占据重要份额。其销量占小米汽车当月总交付量的 100%(因当时仅 SU7 一款车型在售),且推动小米汽车成为当月批发销量超 2 万辆的新势力品牌之一。
- 全年目标达成:
小米汽车在 11 月提前宣布完成全年 10 万辆的交付目标,并冲刺 13 万辆的更高目标。截至 11 月底,小米 SU7 累计销量已达 113,672 辆,为全年超 13 万辆的最终成绩奠定了基础。
销量增长的驱动因素
- 产品力优势:
- 设计与性能:小米 SU7 以 “媲美保时捷” 的外观设计和 5.2 秒破百的动力性能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
- 智能生态:车内深度整合小米生态链产品,支持手机互联、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价格策略:21.59 万元的起售价(标准版)在同级别中具备较高性价比,对比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等竞品更具吸引力。
- 产能提升:
随着小米工厂产能逐步爬坡,11 月小米 SU7 的交付能力显著增强。此前因产能不足导致的订单积压问题得到缓解,为销量增长提供了支撑。
- 市场热度与营销:
小米创始人雷军的个人影响力、社交媒体营销(如微博、抖音)以及用户口碑传播(如 “小米生态” 话题)共同推动了 SU7 的市场热度。
后续市场展望
- 产能与交付压力:
尽管 11 月销量突破 2.3 万辆,但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的未交付订单仍超过 18 万台。当前月产能约 3 万台,需半年时间才能消化完积压订单,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 产品矩阵扩展:
小米计划于 2025 年推出首款 SUV 车型 SU8,定位中型 SUV,起售价预计 23 万元左右。新车型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 市场竞争加剧: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比亚迪、特斯拉、理想等品牌均在加速产品迭代和产能扩张。小米汽车需持续提升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以维持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与可靠性
小米 SU7 的 11 月销量数据由乘联会、汽车之家、东方财富网等权威机构发布,并与小米官方公布的交付量(“超 2 万辆”)一致。此外,中汽协数据也显示 11 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长强劲,为小米 SU7 的销量表现提供了宏观背景支持。
如需获取实时销量数据或更多细节,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公告、乘联会月度报告或行业媒体的后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