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尾翼的小米汽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30 04:50:10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目前有多款车型配备了尾翼设计,涵盖电动尾翼、碳纤维固定式尾翼等多种类型,既满足性能需求,也兼顾了外观的运动感。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尾翼车型及设计特点


1. 小米 SU7 系列


  • SU7 Max
    作为高性能版本,SU7 Max 标配电动升降尾翼,支持 0 度、5 度、15 度、25 度四档角度调节。尾翼在解锁车辆时会自动升起(迎宾模式),锁车后默认收起,目前无法通过设置保持展开状态。其设计不仅提升高速稳定性,还通过物理按键(中控台四个按键)实现快速调节,兼顾实用与仪式感。
  • SU7 Ultra
    定位赛道级性能车型,可选装碳纤维固定式大尾翼,翼展达 1.56 米,弦长 240 毫米,是法规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尺寸。尾翼采用全碳纤维材质,与前气坝配合可提供 285kg 的最大下压力,接近顶级超跑水平。此外,尾部还配备主动扩散器,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
  • SU7 Pro
    原需选装电动尾翼(2024 年 4 月 30 日前下定免费赠送),现支持通过中控台物理按键调节,与 Max 版本一致。

2. 小米 YU7


作为 SU7 的衍生车型,YU7 定位轿跑 SUV,采用双层尾翼设计
  • 车顶配备固定式镂空尾翼,增强高速行驶稳定性;
  • 尾门中部为可升降尾翼,可根据行驶状态自动调整角度,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
    尾部造型还融入星环式尾灯,与尾翼呼应,提升层次感。

二、尾翼的功能与技术细节


1. 空气动力学优化


  • 下压力提升
    SU7 Ultra 的碳纤维尾翼可提供 285kg 下压力,显著增强高速过弯和紧急制动时的后轮抓地力,减少车身晃动。YU7 的双层尾翼设计则通过分层扰流,降低尾部紊流,提升操控精准性。
  • 续航与阻力平衡
    碳纤维尾翼虽增加风阻,但通过轻量化设计(全车 17 处碳纤维部件,减重约 12kg)和空气动力学优化,SU7 Ultra 选装尾翼后 CLTC 续航仅减少 30km(从 630km 降至 600km)。官方建议追求性能的用户选装,日常通勤用户可选择原厂电动尾翼以保留续航。

2. 智能调节与用户体验


  • 电动尾翼角度控制
    SU7 Max 和 Pro 的电动尾翼支持四档手动调节,或通过自动模式根据车速动态调整(如高速时增加下压力,低速时降低风阻)。尾翼还具备破冰功能,在低温环境下可尝试以 90% 扭矩开启(最多 3 次),避免冻住。
  • 材质与工艺
    SU7 Ultra 的碳纤维尾翼采用高强度编织工艺,表面覆盖 Alcantara® 面料,兼具轻量化(减重约 12kg)与豪华感。YU7 的尾翼则通过双层结构实现空气动力学效率与造型美感的平衡。

三、市场策略与用户反馈


1. 车型定位与选装逻辑


  • 性能与性价比分层
    • 顶配 SU7 Ultra 通过碳纤维尾翼、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7 秒)等配置,主打赛道级性能,吸引硬核玩家。
    • 中配 SU7 Pro 通过选装电动尾翼(原价 2-3 万元,限时免费),满足对运动外观有需求但预算有限的用户。

  • 用户偏好
    89% 的 SU7 Ultra 用户选择碳纤维尾翼,主要出于外观拉风的需求,而非纯粹赛道性能。相比之下,仅 20% 用户选择性能轮胎,显示多数车主更看重 “面子” 而非极致加速。

2. 维护与保修


  • 碳纤维部件保养
    碳纤维尾翼、车顶等部件因人为或外力损坏(如剐蹭、自动洗车机碰撞)不在质保范围内,建议前往专业洗车房清洗,避免使用强酸 / 强碱清洁剂。
  • 电动尾翼保修
    电动尾翼电机与机械结构享受整车质保(通常 4 年或 10 万公里),但频繁操作可能导致部件损耗,官方建议避免短时间内多次升降。

四、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尾翼设计,成功将运动化元素融入产品线:
  • SU7 Max/Pro的电动尾翼以智能化调节和高性价比吸引主流用户;
  • SU7 Ultra的碳纤维尾翼则以极致性能和轻量化工艺树立技术标杆;
  • YU7的双层尾翼设计则在轿跑 SUV 领域探索差异化。

无论是追求赛道性能、日常通勤还是个性化外观,小米均提供了多样化的尾翼选择,同时通过选装政策和技术说明帮助用户权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