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参数与性能
- 充电功率与协议
- 支持最高 20W 无线快充(需搭配官方提供的车载充电器),但该功率仅对小米 9 系列(如小米 9、小米 9 Pro)完全开放。
- 对其他品牌手机(如 iPhone、三星、华为),充电功率会降至 7.5W-15W,例如:
- iPhone 系列:7.5W(需 iOS 12.2 及以上)。
- 三星 S 系列 / S Fold 系列:15W(需开启无线加速充电)。
- 华为 Mate/P 系列:10W(需搭配华为超级快充协议)。
- 输入参数:支持 5V/3A、9V/2A、12V/2A、15V/1.8A、20V/1.35A 多档电压,兼容主流车载电源。
- 散热设计
- 内置微型风扇 + 被动散热孔,充电时风扇自动启动,有效降低机身温度。实测显示,为小米 9 充电 30 分钟后,机身温度约 42℃,优于同类产品(如华为 CP86 约 45℃)。
二、兼容性与使用场景
- 手机适配
- 小米机型:小米 9/9 Pro/10/10 Pro/11/12/13 系列(20W 快充需搭配官方车充)。
- 其他品牌:支持 Qi 协议的手机均可充电,但功率受限。例如:
- iPhone 12/13/14 系列:7.5W。
- 三星 Galaxy S22/S23 系列:15W。
- 华为 P50/P60 系列:10W。
- 注意:部分机型(如小米 MIX2S)因无线充电线圈位置偏移,可能出现 “未放好” 提示,需调整手机位置。
- 固定方式
- 出风口夹:适用于大多数横条式出风口,夹臂宽度最大 81.5mm,可稳固夹持 6.7 英寸以下手机(如 iPhone 14 Pro Max)。
- 平面底座:通过 3M 胶粘贴在中控台面,适合圆形出风口或特斯拉 Model 3 等特殊车型。但需注意:原厂胶粘性较弱,建议自行更换 3M VHB 胶。
三、用户体验与细节设计
- 科技感功能
- 自动夹臂:红外感应 + 电机驱动,手机靠近时自动张开,放置后夹紧,单手操作流畅。
- 迎宾灯效:充电时蓝色光环亮起,夜间辨识度高,提升车内科技氛围。
- 触摸按键:轻触机身侧面按键可手动控制夹臂开合,避免误触。
- 实用细节
- 数据线隐藏:充电线可通过支架背部线槽收纳,避免杂乱。
- 横屏 / 竖屏支持:夹臂旋转角度达 360°,导航、视频场景均适用。
- 异物检测:检测到金属异物(如钥匙)时自动停止充电,保障安全。
四、价格与竞品对比
产品型号 | 价格(2025 年) | 最大功率 | 核心优势 | 适用人群 |
---|---|---|---|---|
小米无线车充 20W | 169 元 | 20W | 自动夹臂、小米生态适配、性价比高 | 小米用户、预算有限者 |
华为 CP86 50W | 399 元 | 50W | 超级快充、鸿蒙联动、金属材质 | 华为旗舰用户 |
Anker PowerWave 3 | 249 元 | 15W | 磁吸固定、国际品牌、静音设计 | iPhone 用户、追求稳定者 |
五、购买建议与注意事项
- 推荐场景
- 小米 9/10/11/12/13 系列用户,需频繁车载充电。
- 非小米用户但追求无线充电便捷性,且能接受较低功率。
- 注重车内美观,希望减少线束杂乱。
- 避坑指南
- 避免购买第三方底座:原厂底座虽粘性不足,但第三方底座可能导致支架晃动。
- 检查车型适配:部分车型(如大众甲壳虫)出风口角度特殊,可能影响支架稳固性。
- 慎选深色内饰:黑色版支架在夜间可能与内饰融为一体,建议选择白色款提升辨识度。
- 售后政策
- 7 天无理由退货:未拆封、配件齐全可退换。
- 1 年保修:主机及附件(电源线、出风口夹)非人为损坏免费维修。
- 维修案例:常见故障为风扇异响(约 5% 概率),可通过官方售后免费更换。
六、总结
小米无线车充 20W 以 169 元的价格,提供了自动夹臂、20W 快充(限小米机型)、主动散热等核心功能,是性价比突出的车载充电选择。尽管对非小米用户功率受限,但其科技感设计和稳定表现仍值得推荐。若预算充足且使用华为 /iPhone 旗舰机型,可考虑更高功率的竞品;若为小米生态用户,这款产品堪称 “闭眼入” 的车载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