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是代工还是自己建厂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30 15:13:28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生产模式经历了从 “代工过渡” 到 “自主生产” 的转型,目前以自建工厂为主,同时保留部分代工合作作为补充。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自建工厂:核心产能支撑


  1. 北京亦庄超级工厂
    小米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约 630 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厂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于 2023 年竣工,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并启动量产,年规划产能 15 万辆。二期工厂紧邻一期,于 2024 年 7 月开工,计划 2025 年三季度投产,两期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引入超过 700 个机器人,关键生产工艺实现 100% 自动化,每 76 秒即可下线一台小米 SU7。
  2. 产能爬坡与交付表现
    自建工厂的产能快速提升:2024 年 4 月首批交付时,工厂日产能不足 300 辆,随后通过双班制生产和产线优化,月产能从 7000 辆提升至 1.2 万辆,最终实现年交付 13.7 万辆的目标。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全年目标将冲击 35 万辆。这表明自建工厂已成为小米汽车的主要产能来源。
  3. 技术自主权
    拥有独立造车资质后,小米在产品开发、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上拥有更大话语权。例如,其自研的大压铸技术、自动驾驶系统等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无需受制于代工方。

二、代工合作:阶段性过渡与灵活补充


  1. 早期资质依赖
    2023 年 11 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通过北汽越野的生产资质完成工信部申报,企业名称标注为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但实际生产仍在小米自建工厂进行。这一阶段的代工合作主要是为了快速获取生产资质,避免因资质审批延迟影响量产进度。
  2. 潜在代工洽谈
    2023 年,小米曾与江淮、奇瑞、华晨等车企就代工生产进行洽谈,尤其与北汽蓝谷的合作推进较深。但随着自建工厂产能的提升和独立资质的获批,这些合作并未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小米汽车官网和公开信息中未提及其他代工合作伙伴。
  3. 零部件代工
    尽管整车生产以自建工厂为主,小米在部分零部件领域仍采用代工模式。例如,SU7 的电池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供应,电机来自苏州汇川联合动力。这种分工有助于优化供应链效率,集中资源于核心技术研发。

三、未来趋势: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


  1. 二期工厂投产
    2025 年三季度,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投产,进一步释放产能。同时,工厂三期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未来总产能有望突破 50 万辆 / 年。
  2. 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
    独立造车资质使小米能够自主推动技术迭代,例如提升大压铸工艺的应用比例、优化自动驾驶算法等。此外,自建工厂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通过垂直整合减少中间环节费用。
  3. 市场策略调整
    随着产能提升,小米汽车的市场策略可能从 “保交付” 转向 “拓市场”。例如,2025 年计划新增 200 家销售网点,覆盖更多城市,并推出新车型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总结


小米汽车目前以自建工厂为核心生产模式,北京亦庄超级工厂承担了绝大部分产能,2024 年交付量占比超过 95%。早期的代工合作(如与北汽越野的资质借用)已完成历史使命,而未来的代工可能性较低,更多是作为产能应急的补充手段。这种 “自主为主、代工为辅” 的策略,既保障了技术自主权和产品质量,又通过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