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新车规划展现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全方位布局,涵盖高性能旗舰、主流市场 SUV 及技术预研方向。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读:
一、2025 年核心车型:性能旗舰与主流 SUV 双线并进
1. 小米 SU7 Ultra:地表最强四门跑车
- 定位与性能:作为 SU7 系列的顶级版本,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驱动系统(前 1 后 2 布局),综合功率达 1138kW(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极速 350km/h,创下纽伯格林北环 6 分 46 秒 874 的量产车圈速纪录。其 CLTC 续航 620km,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补能 10%-80%),并配备碳陶瓷刹车、倍耐力 P ZERO 轮胎等赛道级配置。
- 技术亮点:碳纤维车身减重 17 处,主动扩散器可调节下压力,配合 Bilstein EVO T1 绞牙避震,兼顾赛道操控与日常舒适。
- 市场策略:预售价 81.49 万元,瞄准百万级跑车市场,首批 10 分钟获 3680 台小订,展现品牌溢价能力。
2. 小米 YU7: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
- 定位与设计:长宽高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低趴造型打破传统 SUV 设计,主打运动感与空间实用性。
- 动力与续航:提供单电机(235kW)和双电机(220kW+288kW)版本,CLTC 续航最高 835km,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补能 150km。
- 智能配置: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 Xiaomi HAD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车位到车位自动辅助),并配备 PHUD 投影式抬头显示技术。
- 产能与交付:原计划 2025 年 6 月上市,因二期工厂 7 月投产延期至 8 月,预计年内交付 6-8 万辆,起售价 23.59 万元起。
3. 增程 SUV “昆仑”:家庭用户新选择
- 定位与技术:内部代号 “昆仑”,定位中大型增程 SUV,采用 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纯电续航 400km,综合续航超 1000km,支持快充。
- 设计与配置:三排六座布局,配备后轮转向技术,车身长度或超 5 米,轴距 3 米以上,主打家庭用户市场,起售价预计 15 万元左右。
- 上市计划:2025 年四季度亮相,2026 年正式上市,对标理想 L9、问界 M9,但价格低 10 万 - 15 万元。
二、技术突破:三电系统与智能底盘
1. 三电系统:自研电机与电池技术
- 超级电机:V8s 电机转速 27200rpm,功率密度 10.14kW/kg,采用双向全油冷散热和阶梯式硅钢片设计,效率达 98.11%。
- CTB 电池:倒置电芯设计提升集成效率 77.8%,支持 1200km + 续航,双大面液冷板散热面积 7.8㎡,抗 1000℃高温。
- 四电机驱动:预研轮边四电机技术,支持原地掉头、圆规转向等功能,综合功率 1511kW,媲美比亚迪 “易四方”。
2. 智能底盘:线控与主动悬架
- 48V 线控转向:取消机械转向柱,转向比 5:1-15:1 自适应调节,响应速度提升 100 倍。
- 全主动悬架:通过电机控制车轮运动,升降行程 140mm,升举力 44400N,可实现车辆 “原地起跳”。
- 线控刹车:电传制动系统降低能耗 10%,支持能量回收与机械制动无缝切换。
三、产能与供应链:二期工厂与全球布局
1. 产能规划
- 北京工厂:一期年产能 30 万辆,二期工厂 2025 年 7 月投产,总产能提升至 60 万辆 / 年,缓解 SU7 和 YU7 的交付压力。
- 武汉基地:零部件生产基地启动,优化供应链效率,缩短交付周期。
2. 供应链合作
- 电池:宁德时代(三元锂)、比亚迪(磷酸铁锂)提供电芯,支持高能量密度与快充需求。
- 代工:初期由北汽代工,二期工厂投产后逐步实现自主生产。
四、国际化战略:2027 年进军全球市场
- 市场选择:2027 年优先进入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采用 “体验中心 + 线上预售” 模式,计划在波兰设立 KD 工厂降低关税。
- 本地化生产:与巴西、墨西哥政府谈判建厂,复制 “印度手机模式”,输出供应链管理能力。
- 技术适配:针对欧洲法规优化 FSD 功能,计划 2030 年前在欧洲推出品牌车型。
五、市场竞争与用户反馈
1. 销量表现
- SU7 系列:2024 年交付 13.68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 2.9 万辆,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连续 5 个月交付破 2 万。
- 市场地位:SU7 在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榜登顶,YU7 被视为 Model Y 的强劲对手。
2. 用户评价
- 优势:高性价比、生态互联(小米 HyperOS)、智驾体验(城市 NOA)获认可。
- 争议:充电速度较慢(11 分钟补能 10%-80%)、售后服务网络待完善。
总结:小米汽车的战略逻辑
小米汽车以 “技术平权” 为核心,通过高性能旗舰(SU7 Ultra)树立品牌形象,主流 SUV(YU7)扩大市场份额,增程车型(昆仑)切入家庭用户,同时布局四电机、线控底盘等前瞻技术,构建长期竞争力。2025 年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与二期工厂产能释放,将检验其供应链管理与市场扩张能力。未来,小米能否在智能驾驶法规突破、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等方面持续突破,将决定其能否跻身全球智能电动车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