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车质量怎么样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30 17:18:04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 SU7 自 2024 年上市以来,凭借科技属性和性价比迅速成为市场焦点。从现有数据和用户反馈来看,其质量表现呈现出 **“亮点突出但短板存在”** 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一、核心优势:技术积累与产品力支撑


  1. 车身结构与安全性能
    小米 SU7 采用高强度钢比例超过 70% 的车身架构,关键部位使用热成型钢,在极端事故中表现优异。例如,有车主反馈车辆在时速 120 公里撞击树林后,车身结构未变形,驾驶舱保持完整,安全气囊正常弹出,电池未起火。
    C-NCAP 碰撞测试显示,SU7 Max 版综合得分率 93.5%,主动安全得分率 95.2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行人保护和车对车自动刹车功能表现突出。
  2. 智能驾驶与车机系统
    全系标配 ADAS 系统(含 LKA 车道保持、AEB 自动紧急制动等),高阶版本支持高速 NOA 和代客泊车。车机搭载澎湃 OS 系统,操作流畅度行业领先,鲁大师测试显示其平均响应时延仅 126.47ms,优于问界、极氪等同级车型。
    智能语音交互支持全车五音区识别,可通过语音控制导航、空调等功能,且与米家生态无缝联动。
  3. 动力与续航表现
    单电机版零百加速 5.2 秒,双电机版达 2.78 秒,动力参数在同价位车型中领先。冬季续航测试中,SU7 在 - 25℃寒冷区达成率 47.5%,低温区达成率 91%,充电速度和能耗控制优于多数竞品。
    电池方面,标准版采用弗迪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电芯,高配版使用宁德时代电池,官方提供五年 / 10 万公里整车质保,三电系统质保八年 / 16 万公里。

二、主要争议:质量问题与用户痛点


  1. 质量投诉与召回
    截至 2025 年 4 月,车质网累计受理 SU7 投诉 24 宗,涉及部件开裂、驾驶辅助系统故障、空调失效等问题。例如,有车主反映后摄像头内部螺丝开裂导致漏水、AEB 系统未触发等。
    2025 年 1 月召回事件:因智能泊车软件策略问题,小米召回 3.1 万辆 SU7 标准版,通过 OTA 升级修复。
  2. 服务体验与售后短板
    部分用户反映 4S 店服务态度差、问题处理推诿,例如销售误导配置、维修周期长等。尽管厂家回复率达 87.5%,但实际解决效率仍待提升。
  3. 细节工艺与空间设计
    内饰用料被指 “塑料感强”,中控台材质一般,后排空间较窄(尤其是溜背造型影响头部空间)。此外,部分车主反馈新车运输过程中出现掉漆、前备厢盖板不平的问题。

三、长期可靠性与竞品对比


  1. 耐久性测试
    小米官方宣称 SU7 历经 540 万公里道路测试,第三方媒体 “此地无垠” 对 4.5 万公里(等效 10 万公里)测试车拆解后,未发现结构性损伤,耐久性表现优于部分合资品牌。
    电池寿命方面,三元锂电池版 1000 次循环后衰减约 20%,磷酸铁锂版 1500 次循环衰减 20%,BMS 系统可延长寿命 10%-15%。
  2. 竞品横向对比
    • 特斯拉 Model 3:品牌认知度高,超充网络完善,但内饰简陋、车机功能单一。
    • 比亚迪汉:性价比突出,刀片电池安全性强,但智能化体验落后于 SU7。
    • 问界 M5:鸿蒙座舱流畅度高,但品牌溢价明显,续航表现略逊。
      小米 SU7 在车机交互、动力性能、主动安全上优势明显,但品牌口碑、售后网络仍需加强。


四、选购建议


  1. 推荐人群
    • 追求科技感与性价比的年轻用户。
    • 小米生态忠实用户(如米家设备联动需求)。
    • 对续航和动力有较高要求的城市通勤族。

  2. 避坑提示
    • 慎选低配版:标准版未采用 800V 架构,充电速度和续航略逊于高配。
    • 关注售后服务:优先选择有官方交付中心的城市,避免偏远地区维修不便。
    • 试驾重点:体验智能泊车、高速 NOA 等功能,确认是否符合个人使用习惯。


总结


小米 SU7 展现了小米在智能化和性能上的突破,其车身安全、车机流畅度和动力表现达到行业一线水平,但细节工艺、售后服务和软件稳定性仍有提升空间。作为新品牌首款车型,SU7 的质量表现已超出市场预期,但若想与特斯拉、比亚迪等老牌车企竞争,小米需在品控和服务网络上持续投入。对于消费者而言,若能接受新品牌的成长阵痛,SU7 仍是 20 万 - 30 万元价位段的高性价比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