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北京亦庄超级工厂(已投产)
-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紧邻地铁 17 号线北神树站,总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
- 产能与运营:
- 一期工程: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通过优化产线流程,2024 年实际交付量达 136,854 辆,接近满产状态。
- 生产车型:目前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包括标准版、Pro、Max 和 Ultra 等版本,订单积压超过 18 万辆,交付周期最长达 50 周(约 350 天)。
- 工厂特色:
- 配备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引入 700 余个机器人,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
- 设有 2.5 公里测试跑道和工厂直营店,2025 年 1 月起向公众开放参观预约,每周六可预约 20 组访客。
二、北京二期工厂(在建,2025 年年中竣工)
- 地理位置:与一期工厂仅隔一条马路,位于亦庄新城 YZ00-0606 街区 0106 地块。
- 规划与扩建:
- 原计划用地 53 公顷,年产能 15 万辆,后因订单激增,将相邻的 52 公顷地块纳入扩建,总面积达 105 公顷,预计年产能提升至 30 万辆。
- 二期工厂主要支持新款车型 YU7 的生产,建成后可缓解当前产能压力,助力 2025 年 35 万辆交付目标。
- 建设进度:2024 年 7 月完成土地竞拍,2024 年 9 月部分地基完工,2025 年 3 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 2025 年年中竣工投产。
三、武汉工厂(规划中,尚未官方确认)
- 选址传闻:可能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航产业园,与小鹏、路特斯工厂相邻,总占地约 2000 亩。
- 合作争议:
- 小米曾与东风汽车洽谈代工合作,但因东风不愿失去政府补贴、岚图工厂产能饱和等问题陷入僵局。
- 2025 年 3 月传闻称,湖北省政府出面协调,小米与东风可能达成协议,利用东风云峰工厂闲置产能(年产能 30 万辆)进行代工。
- 进展状态:虽有招聘信息(如武汉工厂项目经理、EHS 管理岗)和供应商动态(如上海本特勒汇备案生产线),但小米官方尚未正式宣布武汉工厂落地。
四、未来规划与产能目标
- 三期工厂储备:北京二期工厂旁已公示 52 公顷一类工业用地,可能作为三期工厂预留,未来或进一步扩产。
- 长期目标:小米计划 2026 年实现 100 万辆年产能,武汉工厂若落地将成为重要支撑,同时可能探索其他城市布局(如传闻中的长三角地区)。
总结
- 已投产工厂: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一期)。
- 在建工厂:北京二期工厂(2025 年年中竣工)。
- 规划中工厂:武汉工厂(尚未官方确认)。
小米汽车当前以北京为核心生产基地,通过一期工厂满负荷运转和二期扩建应对订单压力,而武汉工厂的进展将影响其全国产能布局。若武汉项目落地,小米有望在 2026 年实现百万辆级产能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