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 “2020 年小米 6 是否值得入手” 的问题,结合小米 6 的硬件配置、发布时间(2017 年)及 2020 年的使用场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核心优势(适合入手的情况)
- 性价比突出(二手市场)
2020 年时,小米 6 在二手市场价格已非常低廉(通常几百元),适合作为备用机或轻度使用设备(如打电话、看视频、轻度社交)。其骁龙 835 处理器性能虽不及当时的新款旗舰(如骁龙 865),但应对微信、抖音、轻度手游(如《王者荣耀》中低画质)仍可流畅运行。
- 小屏旗舰,手感优秀
5.15 英寸 1080P 屏幕,机身小巧轻薄(168g),握持感舒适,适合偏好小屏手机的用户。
- 功能齐全,实用性强
- NFC:支持公交卡、门禁卡模拟,2020 年仍为实用功能。
- 红外遥控:可控制家电,便利性高。
- IP67 防水(部分版本):同价位二手机型中少见的防水特性。
- 线性马达:震感体验优于同期多数中端机。
- 系统适配与可玩性
2020 年小米 6 已适配 MIUI 12,日常系统功能(如分屏、隐私保护)仍能满足需求。此外,其高通芯片支持第三方 ROM 适配,适合喜欢折腾系统的极客用户。
二、明显短板(需谨慎考虑的情况)
- 性能瓶颈,难以应对高强度任务
骁龙 835+6GB RAM 的组合在 2020 年已落后:
- 运行《原神》《和平精英》等高负载游戏时,需降低画质,且发热较明显。
- 多任务切换(如同时开 10 + 应用)可能出现卡顿,后台留存能力弱。
- 续航衰减与电池老化
原装 3350mAh 电池经过 3 年使用,续航普遍下降 30%-40%,重度使用需一天多充,建议入手后更换第三方电池(成本约 50-100 元)。
- 拍照落后,无法满足主流需求
双 1200 万像素镜头(主摄 + 长焦)在 2020 年明显过时:
- 缺乏超广角、夜景算法,暗光拍摄噪点多,视频防抖弱。
- 对比同期千元机(如 Redmi Note 9 Pro),拍照体验差距显著。
- 屏幕与快充落后
- 5.15 英寸屏幕尺寸偏小,且仅支持 60Hz 刷新率(同期新机多为 90Hz)。
- 18W 有线快充(无无线充),充电速度慢于主流 30W + 机型。
- 系统更新接近尾声
2020 年小米 6 已停止大版本更新(MIUI 12 为最后一版稳定版),后续仅安全补丁更新,无法体验 MIUI 13 及以上新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存在安全漏洞风险。
三、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入手:
备用机用户、小屏爱好者、预算极低(500 元内)且需求简单(通讯、影音、轻度社交)、喜欢折腾刷机的用户。 - 不推荐入手:
主力机用户、手游玩家、拍照需求高、追求最新系统功能或长续航的用户。
四、替代方案(2020 年同期性价比选择)
若预算稍高(1000-2000 元),更建议选择同期新机或次新机:
- 红米 K30 系列(骁龙 768G/865,高刷屏幕,4500mAh 电池)
- Realme Q2 Pro(天玑 800U,65W 快充,性价比突出)
- 二手小米 10 / 华为 Mate 20(旗舰配置,续航、拍照、性能均优于小米 6)
总结
小米 6 在 2020 年属于 “情怀型备用机” 或 “极客玩具”,其核心价值在于低价、小屏、功能齐全,但作为主力机已力不从心。是否值得入手,需根据自身使用强度、预算及对 “小屏”“性价比” 的需求权重综合判断。若追求实用与长期体验,更建议选择同期中端新机;若仅需轻度备用或体验经典机型,可考虑低价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