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6 作为 2017 年发布的经典旗舰机型,在 2025 年的当下是否值得购买,需要结合其硬件性能、软件支持、市场现状以及用户实际需求综合评估。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核心硬件与性能表现
小米 6 搭载的骁龙 835 处理器采用 10nm 工艺,拥有 2.45GHz 主频和 Adreno 540 GPU,在发布时属于顶尖配置。但对比 2025 年的主流芯片(如骁龙 8 Gen 3),其安兔兔跑分仅约 17 万分,而骁龙 8 Gen 3 可达 200 万分以上,性能差距超过 10 倍。这意味着小米 6 在运行现代应用(如大型手游、多任务处理)时会明显卡顿,甚至无法流畅使用部分新功能。例如,其 4GB/6GB 内存和 eMMC 存储在多任务切换时容易出现杀后台现象,而 64GB/128GB 存储空间在安装几个大型应用后便会捉襟见肘。
二、软件支持与安全风险
小米 6 的官方系统更新已在 2020 年终止,最后版本为基于安卓 8.0 的 MIUI 10。这意味着它无法升级到最新的 MIUI 14 或安卓 14 系统,也无法获得后续的安全补丁。长期缺乏更新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 安全漏洞:无法抵御新型网络攻击,如近期曝光的安卓系统漏洞(如 2024 年的 "QuadRooter" 漏洞)。
- 应用兼容性:部分主流应用(如微信 8.0+、支付宝 10.5+)已停止支持安卓 8.0 以下系统。
- 功能缺失:无法使用小米妙享中心、AI 通话等新功能,与智能家居设备的联动也会受限。
三、市场现状与使用成本
- 购买渠道:官方渠道已彻底停售,只能通过二手平台(如京东拍拍、闲鱼)购买,价格约 300-600 元(6GB+64GB 版本)。但需警惕翻新机、组装机风险,建议选择提供验机报告的商家。
- 维修成本:电池老化是最大问题,第三方更换费用约 80-150 元;若屏幕或主板损坏,维修成本可能超过机身残值。
- 网络支持:仅支持 4G LTE,而 2025 年中国移动已实现 95% 行政村 5G 覆盖,部分城市开始缩减 4G 基站资源,可能导致网络速度下降。
四、适用场景与替代方案
推荐购买场景:
- 备用机需求:仅用于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对性能无要求。
- 收藏用途:作为小米数字系列的经典机型,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 极客玩家:用于刷机、改装(如更换电池、扩容存储),体验老旗舰的硬件潜力。
不推荐购买场景:
- 主力机使用:无法满足日常高频使用需求,如视频会议、游戏娱乐等。
- 长期持有:缺乏系统更新和硬件保障,使用体验会持续下降。
替代方案:
- 二手中端机型:Redmi K40(骁龙 870,2021 年发布)约 800-1200 元,性能是小米 6 的 3 倍以上,支持 5G 和 MIUI 14。
- 新机入门选择:Redmi Note 13 Pro(天玑 7200-Ultra,2023 年发布)约 1500 元,支持 120Hz 高刷屏和 5G 双卡双待。
五、总结与建议
结论:小米 6 在 2025 年已不具备作为主力机的实用性,仅推荐特定场景下的临时或收藏用途。若预算有限且需要一台备用机,可考虑二手市场的低价位机型,但需做好频繁充电和应用兼容性问题的准备。对于大多数用户,建议选择近三年发布的二手或新机,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安全和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