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ultra纽北原型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1 22:20:45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Ultra 纽北原型车是小米汽车在高性能赛道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严苛测试,验证车辆的极限性能并树立技术标杆。以下是关于该原型车的详细解析:

一、纽北测试的背景与意义


  1. 纽博格林北环的 “绿色地狱” 挑战
    纽博格林北环赛道(Nürburgring Nordschleife)全长 20.832 公里,拥有 73 个弯道和 300 米落差,是全球公认的最严苛赛道之一。在这里,车辆需要承受极端的机械应力、高温和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考验。小米选择在此测试 SU7 Ultra 原型车,旨在证明其作为高性能电动车的赛道实力。
  2. 小米汽车的 “十年赛道计划”
    雷军在 2024 年 7 月的年度演讲中提出,小米汽车将向保时捷学习,目标是 “十年内成为纽北最快的四门电车”。SU7 Ultra 原型车的首次纽北测试(2024 年 10 月)是这一计划的起点,量产车计划于 2025 年再次挑战纽北量产车圈速榜。

二、原型车的核心技术与性能表现


1. 动力系统:三电机 + 赛道级电池


  • 三电机布局:搭载双 V8s(前桥)+ V6s(后桥)三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 1548 马力,峰值扭矩 1700N・m,零百加速仅需1.97 秒,最高时速超过 350km/h。
  • 赛道专用电池
    • 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5.2C 超高充电倍率,10%-80% 充电仅需11 分钟
    • 采用 “超电子网正极技术” 和 “快离子环石墨技术”,电芯内阻低至 0.25mΩ,20% 电量仍可输出 800kW 功率,确保连续两圈纽北赛道测试不出现热衰减。
    • 双大面主动冷却技术(7.3㎡冷却面积),峰值换热功率 18kW,电池包温度控制在 55℃以内。


2. 空气动力学与底盘调校


  • 全碳纤维车身:覆盖件 100% 使用碳纤维材料,整车减重至 1900kg,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
  • 赛道级空气套件
    • 前唇、后扰流板、主动扩散器等组件,最大下压力达285kg(350km/h 时)。
    • 尾部主动扩散器可自动调节角度(0°-16°),平衡高速稳定性与日常驾驶风阻。

  • 纽北调校底盘
    • 双腔空气弹簧 + CDC 减震系统,支持 10 段阻尼调节,赛道模式下弹簧刚度提升 5 倍。
    • 倍适登 EVO T1 绞牙避震器(可选装),前弹簧刚度 300N/mm,最大阻尼力 9000N。
    • 碳陶瓷制动系统(前 430mm / 后 410mm),100-0km/h 制动距离25 米


3. 赛道实测成绩


  • 2024 年 10 月 28 日:原型车在湿滑路面(赛道 20% 积水)完成纽北圈速6 分 46 秒 874,刷新全球四门车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7 分 07 秒 55)。
  • 车手与环境:由 2023 年纽北 24 小时耐力赛冠军 David Pittard 驾驶,测试过程中多次因大雨推迟,最终在 1 小时窗口内完成。

三、量产车与原型车的差异


  1. 外观与实用性
    • 量产版保留原型车核心空气动力学设计,但优化了部分赛道套件(如固定式尾翼改为主动式),车身尺寸调整为 5115×1970×1465mm,轴距 3000mm。
    • 新增日常驾驶模式,下压力在 120km/h 时降至 33kg,兼顾街道与赛道性能。

  2. 性能与安全
    • 动力系统与原型车一致,但量产车新增 “排位模式圈速考核” 功能,需在指定赛道达标后解锁 1548 马力,避免新手滥用赛道性能。
    • 电池包保留赛道版技术,但增加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单颗电芯热失效不蔓延。

  3. 价格与市场定位
    • 量产版预售价 81.49 万元(纽北限量版),标准版 52.99 万元,主打 “百万性能、半价体验”。
    • 截至 2025 年 3 月,订单已突破 1.9 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用户中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车主占比超 50%。


四、与竞品的对比


车型小米 SU7 Ultra特斯拉 Model S Plaid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售价52.99 万 - 81.49 万元102.89 万元167 万元
动力三电机 1548 马力三电机 1020 马力双电机 761 马力
零百加速1.98 秒2.1 秒2.8 秒
续航(CLTC)630km672km463km
充电速度11 分钟(10%-80%)1 小时(20%-80%)30 分钟(5%-80%)
智能驾驶激光雷达 + 508TOPS 算力纯视觉 + 144TOPS 算力基础 L2 级

五、用户与市场反馈


  1. 交付与体验
    • 首批量产车于 2025 年 3 月交付,用户反馈加速性能 “秒杀超跑”,但日常驾驶模式下马力被限制(零百加速降至 6.2 秒),需赛道考核解锁。
    •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 NOA 和高速 NOA,车机系统深度整合小米生态,语音交互响应速度优于特斯拉。

  2. 争议与改进
    • 部分车主抗议 “圈速考核” 增加使用成本(包场赛道单次超万元),但官方强调安全优先。
    • 内饰异味问题在交付初期存在,后续通过 OTA 升级优化。


六、未来计划


  1. 2025 年量产车挑战纽北:小米计划用量产车再次冲击纽北量产车圈速榜,目标进入 7 分钟以内。
  2. 全球扩张:2025 年 3 月欧洲亮相,计划在德国、法国等市场推出右舵版车型。
  3. 技术迭代:下一代 V9s 电机已在实验室实现 35000rpm 转速,未来或搭载于 SU7 Ultra 赛道版。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纽北原型车不仅是一款性能怪兽,更是中国品牌在高端电动车领域的里程碑。其 6 分 46 秒的纽北成绩证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突破,而量产车的高性价比则重新定义了 “新豪车” 标准。尽管在品牌积淀和售后服务上仍需提升,但小米以 “技术平权” 理念打破传统超跑垄断,为消费者提供了兼具赛道基因与日常实用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