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由小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生产,生产基地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该工厂是小米完全自主建设的智能汽车制造基地,总投资约 630 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 2023 年竣工,二期计划 2025 年完建,最终总产能将达到每年 30 万辆。
核心信息解析:
- 生产主体与资质
小米汽车的生产主体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是 2021 年成立的小米汽车有限公司。2024 年 7 月,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汽车的生产企业名称正式由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小米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彻底实现自主生产。此前,小米曾因初期借用北汽资质引发争议,但随着自建工厂投产和资质变更,这一问题已完全解决。
- 工厂建设与产能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拥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并配备 2.5 公里测试跑道和 29 个研发实验室。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关键工艺 100% 由机器人完成,每 76 秒即可下线一台新车。2024 年 4 月,小米 SU7 首批交付仪式在此举行,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20 万辆。
- 技术与供应链合作
尽管小米实现了自主生产,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仍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 电池:宁德时代提供三元锂电池(101kWh),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 智能驾驶:与地平线、禾赛科技等合作开发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激光雷达采用禾赛 AT128 型号。
- 动力系统:驱动电机由汇川技术旗下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生产。
- 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
小米自 2021 年宣布造车以来,通过自建工厂 + 自研技术 + 生态整合的模式快速推进:
- 2022 年工厂破土动工,2023 年完成试生产,2024 年实现规模化交付。
- 技术上,小米自研了 “泰坦合金” 材料、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并将 HyperOS 系统深度整合至智能座舱。
- 战略目标上,雷军提出用 15-20 年成为全球前五汽车厂商,目前已推出 SU7 系列和 YU7 SUV,覆盖 25 万 - 80 万元价格区间。
总结:
小米汽车的生产完全由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完成,北京亦庄超级工厂是其核心制造基地。这一模式既延续了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又通过供应链合作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标志着小米从科技公司向智能汽车制造商的成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