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车 续航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2 04:32:56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续航表现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旗下车型覆盖了从 700 公里到 835 公里的 CLTC 工况续航,并在低温环境下展现出行业领先的实际续航达成率。以下是基于最新数据的详细解析:

一、主力车型续航矩阵


1. 小米 SU7(轿车)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700 公里(CLTC),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百公里能耗 13.8kWh,官方数据显示在广东实际续航为 495 公里。
  • 后驱 Pro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830 公里(CLTC),采用 101.7kWh 三元锂电池,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5 分钟可补充 220 公里续航。
  • 四驱 Max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800 公里(CLTC),双电机总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3.2 秒,适合追求性能与续航平衡的用户。

2. 小米 YU7(SUV)


  • 单电机版:覆盖 835 公里、820 公里、810 公里、725 公里四个梯度,其中 835 公里版本搭载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能耗低至 13.3kWh/100km,风阻系数 0.23Cd,较特斯拉 Model Y 提升 5.6% 续航。
  • 双电机四驱版:760 公里(CLTC),零百加速 3 秒级,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支持 - 20℃环境下 5 分 18 秒电池升温至 25℃的 “超导热管理 2.0” 系统。

二、技术突破与实际表现


1.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


  • 全球最高体积效率 77.8%:通过电芯倒置、多功能弹性夹层等设计,释放 17mm 车内空间,提升集成效率 24.4%。
  • 极端环境优化:配备 17 层高压绝缘防护、7.8㎡双面主动冷却系统,-15℃无需额外加热即可维持乘员舱舒适温度,-20℃仍能从冷空气中吸热补充热能。

2. 冬季续航实测


  • 雷军亲测数据:在 - 10℃、平均时速 105km/h、全程开启空调的工况下,小米 YU7 续航达成率 81.7%,远超行业 60% 的平均水平。15 小时长途测试中,车辆在京沪高速累计行驶 1310 公里,剩余续航 82 公里,中途仅充电 12 分钟补充 18% 电量。
  • 低温能耗优势:小米 SU7 在 - 15℃寒冷区测试中,续航达成率 47.5%,优于特斯拉 Model 3(38.2%)和智己 L6(47.4%),百公里能耗 23.6kWh,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充电效率与补能网络


1. 800V 高压快充


  • SU7 Max 版:5 分钟补充 220 公里续航,15 分钟补充 510 公里,峰值充电功率 325kW,电量从 18% 充至 80% 仅需 19 分 23 秒。
  • YU7 混动版:支持 800V 平台,1.5T 发动机 + 246 公里纯电续航,综合油耗 5.2L,解决长途补能焦虑。

2. 补能网络布局


  • 小米计划 2025 年建成 1000 座 800V 超充站,配合 “充电 5 分钟续航 230 公里” 技术,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四、市场竞争力对比


车型续航(CLTC)低温达成率充电速度(10%-80%)售价区间
小米 SU7 Pro830km47.5%24 分钟24.59 万 - 29.99 万
比亚迪汉 EV 创世版610km60%30 分钟28.86 万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660km38.2%35 分钟30.35 万
小鹏 G7 Max 版702km45.1%30 分钟28.99 万

五、选购建议


  • 城市通勤:选择 SU7 后驱标准长续航版(700km),兼顾性价比与日常需求。
  • 长途出行:优先考虑 YU7 单电机 835km 版或 SU7 Pro 版,配合超充网络,实现跨省自由。
  • 极端气候:北方用户推荐 SU7 四驱 Max 版,搭载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冬季续航衰减控制在 20% 以内。

小米汽车通过 “长续航 + 低温优化 + 快充网络” 的组合,正在重新定义纯电动车的续航标准,尤其是在冬季性能上的突破,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出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