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是小米汽车在电动性能车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其核心定位是为技术验证和赛道性能测试服务,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以下是基于官方信息和实测数据的详细解析:
一、原型车核心技术与性能表现
- 动力系统:
- 搭载由两台 V8s 超級馬達和一台 V6s 超級馬達組成的三電機全輪驅動系統,綜合功率達到 1548 馬力,這一數據超越了市面上絕大多數超級跑車(如蘭博基尼 Revuelto 的 730kW)。
- 0-100km/h 加速僅需 1.97 秒,0-200km/h 加速 5.96 秒,0-300km/h 加速 15.07 秒,最高時速超過 350km/h,這些指標均達到了國際頂級賽車的水平。
- 底盤與制動系統:
- 專為賽道設計的底盤系統,配備雙六活塞賽道級制動卡鉗和專用剎車盤片,最高工作溫度超過 800℃,百公里制動距離僅 25 米,這一數據比布加迪威龍的 31.4 米更為優異。
- 採用碳纖維一體化車架和全碳纖維覆蓋件,整車重量控制在 1.9 噸,比同級別燃油跑車輕 300-500 公斤。
- 空氣動力學設計:
- 前備箱改為雙風道導流槽,風阻係數低至 0.19Cd,相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 0.208Cd 更具優勢。
- 尾部配備可變幾何形狀的主動式尾翼,在時速 180km/h 時可產生 560kg 的下壓力,確保高速行駛的穩定性。
二、原型車與量產版的技術差異
技術指標 | 原型車 | 量產版(SU7 Ultra) |
---|---|---|
動力系統 | 三電機(V8s×2+V6s) | 雙電機(V8s×2) |
最大功率 | 1548 馬力 | 1200 馬力 |
0-100km/h 加速 | 1.97 秒 | 2.36 秒 |
最高時速 | 350km/h+ | 280km/h |
電池容量 | 120kWh(液冷電池包) | 101kWh(麒麟電池) |
續航里程(CLTC) | 650km | 720km |
制動系統 | 碳陶瓷剎車盤(直徑 420mm) | 碳化鎢塗層鋼制剎車盤(直徑 380mm) |
整車重量 | 1.9 噸 | 2.15 噸 |
三、原型車的技術驗證成果
- 紐北賽道挑戰:
- 2024 年 10 月 28 日,原型車以 6 分 46 秒 874 的成績刷新紐北四門車圈速紀錄,比原紀錄保持者保時捷 Taycan Turbo GT 快 20.676 秒。
- 測試過程中,原型車在 Kesselchen 彎道的時速達到 287km/h,平均 G 值達到 1.8G,這些數據均創下電動車新紀錄。
- 三電技術突破:
- 自研的 V8s 超級馬達採用 9 层 Hair-pin 繞組技術,功率密度達到 10.2kW/kg,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永磁同步電機高 40%。
- 電池系統支持 800V 超級快充,10 分鐘可補充 400km 續航,比當前主流的 480kW 充電樁快 30%。
- 智能駕駛技術:
- 搭載全自研的「澎湃智駕系統」,配備 12 顆 800 萬像素攝像頭、6 顆三圍激光雷達和雙 Orin-X 計算平台,實現 L3 級自動駕駛功能。
- 在賽道模式下,系統可根據實時路況自動調整懸掛硬度、動力分配和電子穩定程序,提升駕駛極限。
四、量產版的技術繼承與優化
- 動力系統:
- 量產版保留了原型車的 V8s 超級馬達技術,但採用雙電機布局,最大功率 1200 馬力,0-100km/h 加速 2.36 秒,兼顧日常使用和性能需求。
- 底盤調校:
- 基於原型車的賽道數據,量產版優化了懸掛系統的阻尼特性,在運動模式下可提供 0.95g 的橫向加速度,同時在舒適模式下保持良好的濾震性能。
- 智能生態:
- 量產版深度整合小米生態,支持手機無線充電、智能家居聯動和車載虛擬助手等功能,營造科技感十足的駕駛體驗。
五、市場定位與價值
原型車的研發投入超過 15 億元,其核心價值在於:
- 技術驗證平台:為量產車的動力系統、底盤調校和智能駕駛技術提供數據支持。
- 品牌形象提升:通過刷新賽道紀錄,樹立小米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 技術反哺:原型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電池管理技術等已應用於量產版 SU7 Ultra。
量產版 SU7 Ultra 於 2025 年 2 月正式上市,售價 52.99 萬元起,首月訂單突破 1.9 萬台,其中 30% 的用戶來自寶馬 5 系、奔馳 E 級等傳統豪華品牌,展現了小米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六、用戶反饋與市場影響
- 專業評測:
- 《Top Gear》測試顯示,量產版 SU7 Ultra 在銀石賽道的圈速達到 1 分 39 秒,比同級別的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快 4 秒。
- 國內車評人稱其為「中國電動車技術的巔峰之作」,尤其肯定其在動力響應和轉向精度方面的表現。
- 用戶體驗:
- 日常使用場景下,續航達到 720km(CLTC),高速巡航電耗控制在 18kWh/100km,比同級別車型低 15%。
- 車主反饋最滿意的功能包括 AR-HUD 抬頭顯示、座椅按摩和自動泊車系統。
- 市場影響:
- 小米 SU7 Ultra 的推出直接帶動小米股票上漲 12%,並促使特斯拉、蔚來等品牌加速技術迭代。
- 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電動車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3.2%,成為增速最快的新勢力品牌。
總結來看,小米 SU7 Ultra 原型車不僅是一款技術展示品,更是小米汽車戰略的核心支點。其研發成果不僅推動了量產車的性能提升,更為中國電動車產業樹立了新的技術標杆。量產版 SU7 Ultra 的市場成功,證明了小米在技術創新與商業化之間找到了平衡點,為其未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