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 2025 年推出了两款备受关注的智能眼镜新品,分别是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和小米 AI 眼镜,覆盖了从日常实用到 AI 增强现实的不同场景需求。以下是两款产品的详细解析:
一、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轻量化与生态联动的革新之作
1. 核心亮点
- 无感佩戴体验
采用 Unibody 一体化镜腿架构和 β 钛材质(深空钛款),镜腿最细处仅 5mm,整机重量降至 27.6 克(混合飞行员款 31.1 克),相比前代降幅达 27%。琴钢超弹铰链和人体工学重心分配技术减少了鼻梁与耳廓的压迫感,长时间佩戴(如 8 小时办公)几乎无不适。 - 功能升级与场景适配
- 智能录音:长按镜腿触控区可启动录音,支持最长 2 小时连续录制,覆盖会议、通话、灵感记录等场景,录音文件可加密存储至云端。
- 隐私模式:逆声场技术结合防漏膜设计,在 30cm 距离内漏音减少 60%,但音质会略有妥协,适合安静环境使用。
- 抗风噪优化:4Mic 阵列搭配智能算法,在 4.5m/s 风速下通话清晰度显著提升,适合骑行、户外等场景。
- 生态联动:深度接入米家生态,支持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如灯光、空调)及小米汽车 SU7(后备箱开启、温度调节),双设备连接功能兼顾多终端用户需求。
- 续航与充电
内置钢壳电池体积缩小 40%,能量密度提升,标称连续音乐播放 12 小时、通话 9 小时,日常使用续航约 1.5 天。支持磁吸快充,10 分钟充电可续航 4 小时,完整充电需 1 小时。
2. 用户反馈与争议
- 优点:佩戴轻盈无感,音质较前代提升,录音功能实用,生态联动便捷,续航表现优异。
- 不足:开放式设计导致安静环境下仍有漏音(需开启隐私模式),与苹果设备联动时唤醒逻辑偶发混乱,充电时需备用眼镜。
3. 价格与购买渠道
- 售价:深空钛款 1499 元,混合镜框款 1199 元,众筹期间优惠价 999 元。
- 购买渠道: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合肥小米之家(庐阳区三孝口专卖店)均有现货。
二、小米 AI 眼镜:AI 与 AR 技术的前瞻探索
1. 核心特性
- 硬件配置
搭载高通骁龙 AR1 芯片和恒玄 BES2700 双芯片架构,支持更流畅的 AI 运算和低功耗运行。配备 1200 万像素摄像头(支持 HDR、防抖、夜景模式)和 5 麦克风阵列,满足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需求。 - 功能亮点
- AI 语音助手:支持实时翻译、智能备忘、AR 导航等功能,可通过语音控制智能家居和小米汽车。
- 电致变色镜片:墨镜版本支持一键变色,适应不同光线环境,提升户外佩戴体验。
- 轻量化设计:基础版重量控制在 50 克以内,磁吸充电设计减少使用障碍,进阶版采用模块化结构减轻负担。
2. 发布与定价
- 发布时间:原计划 2025 年第二季度发布,后因研发进度提前至 3 月 24 日(与 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同期),但部分消息称可能推迟至 5 月发布、6 月开售。
- 价格预测:预计基础版售价 1499 元,电致变色版 1999 元,叠加国家补贴后或低于 1200 元。
3. 市场定位与竞品对比
- 对标产品:Meta Ray-Ban 智能眼镜,主打 AI 功能与生态整合,硬件配置更优(如双芯片、电致变色镜片),价格更具竞争力。
- 行业影响:小米 AI 眼镜的推出标志着消费级 AI 终端进入爆发元年,有望推动智能眼镜从 “尝鲜” 向 “实用” 跨越。
三、选购建议
- 日常通勤与办公:优先选择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其轻量化设计、长续航和智能录音功能更贴合高频使用场景,且价格亲民。
- 科技尝鲜与 AI 体验:等待小米 AI 眼镜,若其 AR 导航、实时翻译等功能成熟,将成为商务与户外场景的得力助手。
- 生态联动需求:两者均深度整合米家生态,小米手机用户可优先考虑以获得更流畅的交互体验。
四、总结
小米在 2025 年通过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和小米 AI 眼镜双线布局,分别满足了日常实用与前沿科技的需求。前者凭借轻量化设计和生态联动成为 “无感智能生活” 的标杆,后者则以 AI 与 AR 技术探索行业新方向。对于消费者而言,若追求性价比和即用性,MIJIA 智能音频眼镜 2 是更稳妥的选择;若期待 AI 革命带来的体验升级,小米 AI 眼镜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