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车型:纯电动驱动系统
1. 小米 SU7 系列
- 动力总成:全系标配纯电动驱动系统,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布局。
- 标准版: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20kW,搭载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 公里。
- Max 版: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95kW,搭载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00 公里,0-100km/h 加速仅需 2.78 秒。
- 技术亮点:
- 采用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 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和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确保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 市场表现:2024 年 3 月上市后,27 分钟大定突破 5 万台,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成为 25-30 万元纯电市场的热门车型。
2. 小米 SU7 Ultra
- 性能定位:2025 年 2 月推出的高性能版,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30 公里。
- 技术突破:
- 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组,支持 5.2C 超快充,18 分钟补能 10%-80%。
- 碳纤维车身部件减重超 500kg,配合空气动力学设计,赛道性能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3. 小米 YU7 系列
- 车型定位:2025 年 6 月上市的纯电轿跑 SUV,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
- 单电机版:最大功率 235kW,CLTC 续航 835 公里(101.7kWh 电池)。
- 双电机版:综合功率 508kW,0-100km/h 加速 3.9 秒,最高时速 288km/h。
- 技术特点:
- 搭载小米自研 HyperOS 智能座舱,支持车家互联和多屏交互。
- 配备激光雷达和 Xiaomi HAD 智驾系统,支持城市 NOA 功能。
二、增程式车型:未来规划
尽管小米目前以纯电车型为主,但已明确布局增程式混动技术。代号 “昆仑” 的增程 SUV 预计 2026 年上市,将采用 1.5T 增程器 + 双电机系统,纯电续航 4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主打家庭用户市场。不过,该车型尚未发布,当前 “新出的车” 仍以纯电为主。
三、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
- 纯电优先:小米首款车型 SU7 即采用纯电驱动,后续车型如 YU7、SU7 Ultra 均延续这一路线,体现其对新能源市场的长期投入。
- 生态整合:小米汽车深度整合手机、智能家居生态,例如通过 HyperOS 实现 “无感连接” 和 “一句话控车”,强化纯电车型的科技属性。
- 价格竞争力:SU7 起售价 21.59 万元,YU7 预计 23 万元起,以高性价比切入主流市场,对标特斯拉 Model 3/Y、比亚迪汉等竞品。
四、用户关注点解答
1. 续航与补能
- 小米 SU7 全系 CLTC 续航 700 公里起步,SU7 Ultra 达 630 公里,YU7 最高 835 公里,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800V 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配合小米自建的 600kW 液冷超充站,15 分钟可补充 500 公里续航。
2. 智能驾驶
- 全系标配 Xiaomi Pilot 智驾系统,高配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和 NVIDIA Orin 芯片,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
- SU7 Ultra 还引入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驾。
3. 安全性
- 车身采用钢铝混合结构,通过中保研 3G + 安全认证,电池组配备 CTB 一体化技术和主动防护系统。
总结
小米 2025 年新推出的车型(如 SU7、SU7 Ultra、YU7)均为纯电动汽车,覆盖轿车和 SUV 市场,主打高性能、长续航和智能生态。增程式混动车型虽在规划中,但尚未上市。若用户关注 “新出的车”,当前选择以纯电为主,未来可期待增程车型的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