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第二款车要出炉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5-03 10:35:33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第二款车型 小米 YU7(中文命名为 “御 7”)的上市计划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根据最新信息,这款纯电 SUV 预计将在 2025 年 6 月至 7 月正式发布并启动交付,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测试和产能筹备阶段。以下是关于 YU7 的核心信息梳理:

一、车型定位与市场对标


  • 定位:中型纯电 SUV,车长 4999mm,宽 1996mm,高 1600mm,轴距 3000mm,属于标准中型 SUV 尺寸,略大于特斯拉 Model Y(车长 4750mm,轴距 2890mm)。
  • 对标竞品: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 焕新款(定价 26-30 万元),同时与小鹏 G7、理想 L7 等车型形成竞争。
  • 市场策略:延续小米 SU7 的 “高配低价” 路线,预计起售价或低于 25 万元,通过性价比抢占主流新能源 SUV 市场。

二、核心配置与技术亮点


  1. 动力与续航
    • 双电机四驱版本:采用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前电机功率 130kW,后电机功率 235kW,综合最大功率 365kW,百公里加速或进入 5 秒级。
    • 电池与续航:提供两种电池版本,分别为 96.3kWh 和 101.7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最高可达 82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5 分钟续航增加 220 公里。
    • 性能参数:最高车速 240km/h,配备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

  2. 智能驾驶与科技配置
    • 智驾系统:预计搭载小米自研的智能驾驶方案,高配版本或配备激光雷达(参考 SU7 Max 的配置),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如自动过闸机、ETC 环岛通行等。
    • 智能座舱:采用环状投影屏取代传统仪表盘,取消实体按键,支持四屏联动(中控屏 + 副驾屏 + 后排平板),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车机启动时间仅 1.49 秒。
    • 创新设计:电子按键开启车门、三层镀银天幕、无框车门等,兼顾科技感与实用性。

  3. 安全与舒适性
    • 车身结构: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提升整车强度和安全性。
    • 安全配置:标配多个安全气囊、ESP 10 车身稳定系统、自动紧急制动(AEB)等。


三、产能与交付计划


  • 工厂产能: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一期产能已提升至每月 2.4 万辆,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7-8 月投产,届时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可满足 SU7、YU7 等多款车型的生产需求。
  • 交付周期:受市场高需求影响,小米 SU7 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 45 周(约 10 个月),YU7 上市初期或面临类似的交付压力,建议消费者尽早下单锁定。

四、市场前景与竞争分析


  • 市场预期:业内人士预测,YU7 凭借 SUV 的空间优势和小米的品牌影响力,销量有望超越首款车型 SU7(上市 11 个月累计订单 32 万辆)。
  • 竞争挑战:需直面特斯拉 Model Y 焕新款、小鹏 G7、理想 L7 等车型的竞争,尤其是在 25-35 万元价格区间,智能驾驶和性价比将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 供应链风险:尽管小米已布局近 50 家汽车供应链企业,但芯片短缺、电池产能等问题仍可能影响交付进度。

五、官方动态与预热信息


  • 命名与设计:中文命名 “御 7” 寓意 “陆地战车,御风而行”,雷军曾携实车现身武汉大学拍摄宣传素材,暗示发布会将融入校园元素。
  • 上市时间: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明确辟谣 “推迟上市” 传闻,确认 YU7 仍将于 6-7 月上市。
  • 价格悬念:预计起售价或低于 25 万元,高配版本可能接近 30 万元,具体定价将于发布会当天揭晓。

总结


小米 YU7 作为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承载着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高性价比、长续航、智能化配置,同时依托小米生态的跨设备协同优势,有望在新能源 SUV 市场掀起新一轮热潮。消费者可关注小米官方动态,或通过小米汽车 APP 预约试驾,提前体验这款备受期待的 “陆地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