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可查的公开信息,海马汽车与小米汽车之间尚未达成代工合作。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一、官方回应明确否认合作
2023 年 11 月,针对市场传闻,海马汽车在互动平台多次明确表示「公司目前并无与小米汽车的相关合作消息」。其官方回应强调,若未来有合作事项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截至 2025 年 5 月,双方仍未发布任何合作公告。小米方面亦未提及海马作为代工方,其首款车型 SU7 的供应链名单中主要涉及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企业。
二、小米汽车已实现自主生产
小米汽车自 2024 年上半年上市以来,主要依托自建工厂推进生产。其位于北京的一期工厂年产能达 15 万辆,涵盖冲压、焊接、电池生产等核心环节,并在 2023 年底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可产出 50 辆样车。此外,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已较为成熟,包括动力系统、热管理、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均由独立供应商支持,未涉及代工模式。
三、海马汽车的代工历史与现状
海马汽车虽有代工经验(如曾为小鹏汽车代工至 2021 年底),但其当前代工业务主要集中于奇瑞捷途、智行盒子等品牌。2023 年后,海马汽车的战略重心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丰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合作推进氢能技术产业化,并在海南开展示范运营。其郑州工厂虽具备一定产能,但主要用于自有车型及现有代工项目,未显示与小米汽车的关联。
四、行业背景与逻辑分析
- 资质与战略需求:小米汽车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获得生产资质,无需依赖代工解决「准生证」问题。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强调自主可控,代工模式与这一方向存在冲突。
- 产能与资源分配:海马汽车近年面临经营压力,2023 年上半年净利润仍亏损 6364 万元,其资源更多投向氢能等新兴领域,代工小米汽车的可能性较低。
- 市场传闻的局限性:尽管曾有代工传闻,但均缺乏权威信源支持,且小米汽车的量产进展及供应链布局已实际排除了海马参与的可能性。
结论
综合官方声明、企业动态及行业逻辑,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海马汽车为小米汽车代工。小米汽车的生产体系以自主化为主,而海马汽车的业务重心已转向氢能等新赛道。未来若双方有合作,需以官方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