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0 作为 2020 年发布的旗舰机型,在五年后的 2025 年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需结合具体需求权衡其优缺点。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综合分析:
一、核心配置与性能表现
- 硬件性能
小米 10 搭载骁龙 865 处理器,安兔兔跑分约 67 万,性能接近 2025 年的中端芯片(如骁龙 7 Gen3)。日常使用如社交、视频播放流畅,但运行《原神》等大型游戏时帧率可能波动,且长时间使用后发热明显。12GB 内存 + 256GB 存储组合在多任务处理上表现尚可,但面对主流应用的不断升级,后台驻留能力可能逐渐吃力。
- 屏幕体验
6.67 英寸 90Hz AMOLED 曲面屏显示效果细腻,支持 180Hz 触控采样率,滑动流畅度仍能满足日常需求。不过,与 2025 年新机普遍配备的 120Hz LTPO 屏幕相比,高刷新率场景下的功耗控制和自适应调节能力稍显落后。
- 影像系统
1.08 亿像素主摄在解析力上仍有优势,尤其适合拍摄大场景风光,但夜景和动态抓拍效果受限于老化的传感器和算法,噪点较明显。超广角和微距镜头实用性一般,视频防抖能力也不如新一代机型。
二、续航与充电
- 电池老化问题
原 4780mAh 电池经过五年使用后,健康度普遍降至 70%-80%,二手设备续航可能仅剩 4-6 小时(如刷抖音、小说),需频繁充电。更换第三方电池后可恢复至 80% 左右容量,但快充速度(30W 有线 / 30W 无线)与 2025 年主流的 80W + 快充相比差距显著。
- 充电体验
30W 有线快充仍能在 1 小时内充满,但无线充电速度较慢(约 69 分钟),且对充电板的兼容性可能下降。
三、系统与生态
- 系统支持终止
小米 10 已无法升级至最新的澎湃 HyperOS 2 系统,官方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停止,长期使用可能面临隐私风险。用户需依赖第三方 ROM 或自行优化后台以维持流畅度。
- 功能完整性
红外遥控、NFC、双扬声器等实用功能仍正常可用,适合智能家居用户。但部分 APP 可能因系统版本过低出现兼容性问题,如无法安装最新版银行应用。
四、维修与耐用性
- 配件供应
屏幕、电池等基础配件仍可通过小米官方或第三方渠道购买(如小米商城售价约 400 元),但主板等核心部件库存稀缺,维修成本较高。五年后的二手设备可能存在屏幕老化、按键松动等问题。
- 故障率
长期使用反馈显示,小米 10 整体耐用性较好,但部分用户报告电池鼓包、WiFi 模块故障等问题,尤其是二手设备需谨慎检查。
五、性价比与替代方案
- 二手市场定位
2025 年二手价约 400 元,适合预算有限的备用机或轻度用户。若作为主力机,需额外投入更换电池(约 100 元)和屏幕(约 300 元),总成本可能接近千元。
- 同价位新机对比
1000 元内的 Redmi 14C、iQOO Z9x 等机型,在处理器(骁龙 7s Gen3)、续航(5500mAh+)和系统支持上均优于小米 10。例如,Redmi K80 Pro(骁龙 8 至尊版 + 2K 屏)补贴后仅 3199 元,性能和体验全面领先。
六、总结与建议
适合人群:
- 预算极低,仅需基础功能(如备用机、老人机)。
- 对屏幕、音质有一定要求,且不追求最新性能。
- 愿意投入时间优化系统或更换配件。
不推荐人群:
- 重度游戏玩家或多任务用户。
- 对拍照、续航要求较高。
- 注重系统安全和长期支持。
最终建议:
小米 10 在 2025 年更适合作为备用机或过渡选择。若预算允许,建议优先考虑同价位新机(如 Redmi K80 Pro、一加 Ace 5 Pro),其性能、续航和系统支持均能带来更持久的体验。若坚持选择二手小米 10,务必仔细检查电池健康度和维修记录,并做好后续维护成本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