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配置与价格
- 主流型号与定位
小米笔记本锐龙版 Pro 系列主打高性能轻薄本,典型型号包括小米 Book Pro 14 2022 锐龙版和小米 Book Pro 15 2021 锐龙版。
- 小米 Book Pro 14 2022 锐龙版:
- 处理器:AMD Ryzen 5 6600H(6 核 12 线程,3.3GHz 主频)。
- 屏幕:14 英寸 2.8K OLED 屏(2880×1800,600nits 峰值亮度,100% DCI-P3 色域)。
- 内存与存储:16GB LPDDR5 内存 + 512GB PCIe 4.0 SSD,支持 PD 快充。
- 价格:当前市场参考价约 5399-5899 元,部分渠道促销可低至 4799 元。
- 小米 Book Pro 15 2021 锐龙版:
- 处理器:AMD Ryzen 5 5600H(6 核 12 线程,3.3GHz 主频)。
- 屏幕:15.6 英寸 3.5K OLED 屏(3456×2160,600nits 亮度,100% DCI-P3 色域)。
- 内存与存储:16GB DDR4 内存 + 512GB SSD,66Wh 电池。
- 价格:约 6299 元,部分地区缺货。
- 小米 Book Pro 14 2022 锐龙版:
- 性能表现
- 处理器:锐龙 5 6600H/5600H 在 Cinebench R23 多核跑分约 6000-9300 分,可满足日常办公、编程及轻度视频剪辑需求。
- 核显:Radeon 680M(6600H)或 Vega 7(5600H)可流畅运行《英雄联盟》等中画质网游,但大型 3A 游戏需外接显卡。
- 散热:双风扇 + 双热管设计,单烤 CPU 功耗稳定在 50W 左右,高负载下键盘区域温度约 50℃,噪音控制较好。
二、屏幕与设计
- OLED 屏幕优势
小米 Book Pro 系列的 OLED 屏幕在色彩表现上尤为突出,支持 100% DCI-P3 色域、ΔE<1 色准,适合设计、影音创作等对色彩敏感的场景。但需注意 OLED 屏幕的烧屏风险,建议避免长时间显示静态画面。
- 轻薄与工艺
- 全金属机身采用 CNC 一体成型工艺,14 英寸版本厚度约 14.9mm,重量 1.4kg;15 英寸版本厚度 15.95mm,重量 1.8kg,便携性在同价位中属中上水平。
- 接口设计精简,配备 3 个全功能 USB-C 接口(支持 PD 充电、DP 输出)和 1 个 3.5mm 耳机孔,需依赖转接头扩展传统接口。
三、用户反馈与优缺点
- 优点
- 屏幕素质:OLED 屏的高对比度和广色域广受好评,尤其适合观影和设计。
- 续航表现:14 英寸版本在办公场景下续航约 9 小时,支持 100W 快充,35 分钟可充至 50%。
- 性价比:同配置下价格低于竞品,如联想小新 Pro 系列。
- 缺点
- 网卡问题:部分用户反馈 Wi-Fi 信号不稳定,需手动更换驱动或外接有线网卡。
- 接口不足:缺少 USB-A 接口,需频繁使用转接头。
- 散热局限:高负载下 CPU 温度接近 100℃,长时间游戏或渲染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四、选购建议
- 适用人群
- 学生 / 办公族:适合日常文档处理、网页浏览及轻度创作,14 英寸版本更便携。
- 设计 / 影音爱好者:OLED 屏幕和高色域覆盖满足专业需求,15 英寸版本视觉体验更佳。
- 预算有限用户:2022 款促销价下探至 4799 元,性价比突出。
- 对比竞品
- Redmi Book Pro 16 2025:搭载英特尔 Ultra 处理器和小米 AIPC 引擎,AI 算力更强,但属 Redmi 系列,定位略低于小米 Book Pro。
- 联想小新 Pro 14:同价位下接口更丰富,但屏幕素质略逊于小米的 OLED 屏。
- 购买渠道与优惠
- 官方渠道:小米商城、京东自营等,2022 款常有限时折扣,叠加优惠券后价格更低。
- 注意事项:检查生产日期,优先选择 2023 年后批次以避免早期批次的网卡问题;确认售后服务覆盖地区。
五、未来展望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米尚未发布新款锐龙版 Pro 笔记本,现有型号仍以 2022 款为主。若追求最新硬件,可关注 Redmi Book Pro 2025 系列(搭载英特尔 Ultra 处理器),但需注意其定位为 Redmi 品牌,与小米 Book Pro 的高端设计略有差异。建议近期有购买需求的用户优先考虑促销中的 2022 款,或等待小米官方后续更新。
